[发明专利]一种带有侧开窗的玻璃幕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4567.X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7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冯正功;高霖;朱春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6B3/36;E06B3/263;E06B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开窗 玻璃 幕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幕墙,尤其涉及一种带有侧开窗的玻璃幕墙,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玻璃幕墙的日渐普及,人们对玻璃幕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既要满足采光、通风、隔音的基本要求,还要满足保温、隔热以及立面美观等要求。
传统的玻璃幕墙的开启一般采用外开上悬形式,玻璃重心突出幕墙面外,开启框使用铰链和风撑,开启窗重量通过铰链传递,铰链用螺丝固定在铝型材上。但外开上悬式玻璃幕墙对外立面影响较大,常常会破坏建筑的整体造型。对于大型的酒店、机场、商业楼等公共建筑为了追求更好的外立面效果,会尽量避免在外视玻璃上做开启扇,但必然造成普通玻璃幕墙自然通风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侧开窗的玻璃幕墙,解决现有技术中玻璃幕墙采用立面开窗导致玻璃幕墙立面不平整、有损建筑美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侧开窗的玻璃幕墙,包括第一玻璃幕墙组件、第二玻璃幕墙组件,第一玻璃幕墙组件和第二玻璃幕墙组件一前一后相互间隔设置;第一玻璃幕墙组件和第二玻璃幕墙组件之间设置有侧开窗,所述侧开窗与第一玻璃幕墙组件相对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玻璃幕墙组件和第二玻璃幕墙组件之间还连接有穿孔板,所述穿孔板设置在侧开窗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穿孔板的穿孔率为30%-5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玻璃幕墙组件包括第一玻璃幕墙、设置在第一玻璃幕墙两端的第一立柱和与第一立柱相扣合用于固定第一玻璃幕墙的压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玻璃幕墙组件包括第二玻璃幕墙、设置在第二玻璃幕墙两端的用于支撑第一玻璃幕墙的第二立柱和与第二立柱固定连接用于侧开窗限位的限位框。
进一步的,所述侧开窗与限位框之间、侧开窗与第一立柱之间分别设有若干根密封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侧开窗包括窗扇、设置在窗扇内侧的执手以及连接窗扇与第一立柱的合页组件,所述执手与合页组件相对的设置在窗扇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窗扇包括中空的铝合金窗扇壳体和填充在铝合金窗扇壳体内的保温棉。
优选的,所述侧开窗采用内平开结构的侧开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侧开窗结构,在保证室内正常通风换气的前提下,实现主体玻璃幕墙外观连续、平整、统一;
2、在侧开窗的外侧设置穿孔板,将部分雨水隔挡在窗外,有助于提高侧开窗的防水性能;
3、窗扇采用铝合金窗扇壳体,避免使用玻璃窗扇,能够解决玻璃窗扇自爆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适用于大型的酒店、机场、商业楼等公共建筑,能够达到更好的外立面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二立柱;2、第二铝合金窗框;3、执手;4、密封胶条;5、铝合金窗扇壳体;6、合页组件;7、第一玻璃幕墙;8、第二玻璃幕墙;9、保温棉;10、穿孔板;11、第一铝合金窗框;12、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玻璃幕墙组件、第二玻璃幕墙组件和侧开窗,第一玻璃幕墙组件和第二玻璃幕墙组件相间隔设置,且第一玻璃幕墙组件设置在第二玻璃幕墙组件的前方,侧开窗垂直连接于第一玻璃幕墙组件和第二玻璃幕墙组件之间。第一玻璃幕墙组件包括:第一玻璃幕墙7、设置在第一玻璃幕墙7两端的第一铝合金窗框11和与第一铝合金窗框11相扣合用于固定第一玻璃幕墙7的压条12。第二玻璃幕墙组件包括:第二玻璃幕墙8、设置在第二玻璃幕墙8两端的用于支撑第一玻璃幕墙7的第二立柱1和与第二立柱1固定连接用于侧开窗限位的第二铝合金窗框2。第一玻璃幕墙7和第二玻璃幕墙8可选用双层中空钢化玻璃。侧开窗采用内平开结构的侧开窗。它包括:窗扇、设置在窗扇内侧的执手3以及连接窗扇与第一铝合金窗框11的合页组件6,执手3与合页组件6相对的设置在窗扇的左右两侧。拉动执手3,可使窗扇绕合页组件6转动,实现窗扇内平开。窗扇包括中空的铝合金窗扇壳体5和填充在铝合金窗扇壳体5内的保温棉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45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起动预热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