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收割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4841.3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9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岭 |
主分类号: | A01D43/08 | 分类号: | A01D43/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收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割机,尤其涉及一种小麦收割机。
背景技术
收割机是一体化收割农作物的机械,由塞勒斯·麦考密克发明。收割机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并将谷粒集中到储藏仓,然后在通过传送带将粮食输送到运输车上。
1799年英国最早出现马拉的圆盘割刀收割机;1822年在割刀上方增加了拨禾装置。1826年出现采用往复式切割器和拨禾轮的现代收割机雏型,用多匹马牵引并通过地轮的转动驱动切割器。1831~1835年,类似的畜力小麦收割机在美国成为商品;1851年出现能将割倒的禾秆集放成堆的摇臂收割机;1920年以后由于拖拉机的普遍使用,同拖拉机配套的收割机开始取代畜力收割机。中国于1952年开始生产畜力摇臂收割机和其他类型的畜力收割机;1962年开始发展机力卧式割台收割机和机侧放铺禾秆的立式割台收割机。为适应北方小麦、玉米间套作地区收获小麦的需要,于1977年研制成机后放铺禾秆的立式割台收割机。
但是小麦收割机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个麦茬的问题,以至于麦茬焚烧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采用了很多方案,主要是灭茬设备,但灭茬设备都是单独购买和使用,增加了农民负担,推广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灭茬功能的小麦收割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麦收割机,包括机体、收割刀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机体和收割刀组件之间设置有灭茬组件,所述灭茬组件与机体传动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灭茬组件安装在机体的行走轮前。
更进一步的,所述灭茬组件包括连接在机体上的灭茬机架,安装在灭茬机架上的灭茬轴,安装在灭茬轴上的若干灭茬刀板;灭茬机架包括两根支撑臂、一根支撑刮板,两根支撑臂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机体两侧面上,两根支撑臂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刮板的两端,灭茬轴通过设置在支撑刮板两端的轴承座安装在支撑刮板中,在两根支撑臂中部设置与机体连接的可调挂链。
更进一步的,所述灭茬轴上依次排列分布着若干刀板安装座,灭茬刀板安装在刀板安装座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刀板安装座由3个刀板基座组成,刀板基座为以灭茬轴为圆心的等分三齿结构,在三个齿的端部设置螺栓孔,用于与灭茬刀板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刀板安装座在灭茬轴上的排列顺序为交错排列,相邻二个刀板安装座的齿排列,其中一个刀板安装座的齿位于另一个刀板安装座两个齿中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刮板包括一根上刮板和与上刮板连接的弧形罩和位于上刮板和弧形罩两端的轴承座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刮板中间还设置有一个限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灭茬组件与传动组件通过皮带和皮带轮实现连接,在皮带上设置皮带松紧调节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安装在机体和收割刀组件之间的灭茬组件轻松完成灭茬,灭茬组件的构成使得无需增加动力,使用皮带传动即可轻松完成灭茬,实现了收割、灭茬一次形完成,秸秆直接粉碎还田,解决了农民种植的后顾之忧;本设备为当前解决秸秆焚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灭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灭茬轴安装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收割刀组件,3、灭茬组件,4、传动组件,5、行走轮,6、灭茬机架,61、支撑臂,62、支撑刮板,63、可调挂链,64、限位板,7、灭茬刀板,8、皮带松紧调节装置,9、刀板安装座,10、灭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小麦收割机,包括机体1、收割刀组件2,其特征在于:在机体1和收割刀组件2之间设置有灭茬组件3,所述灭茬组件3与机体传动组件4连接。
所述灭茬组件3安装在机体1的行走轮5前。行走轮可以是履带式或者轮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岭,未经张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4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