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微小血管吻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5570.3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0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平山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微小 血管 吻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微小血管吻合器。
背景技术
人体的血管除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相通外,在动脉与动脉之间,静脉与静脉之间,甚至动脉与静脉之间,都可彼此直接连通,形成血管吻合,人体内许多部位或器官的两动脉干之间可借交通支相连(如脑底动脉之间),在经常活动或易受压部位,其邻近的多条动脉分支常互相吻合成动脉网(如关节网),在时常改变形态的器官,两动脉末端或其分支可直接吻合形成动脉弓(如掌深弓、掌浅弓、胃小弯动脉弓等)。这些吻合都有缩短循环时间和调节血流量的作用。此外,在肾内还存在一种特殊形式的动脉吻合,即动脉性管网(miraculousrate),它不同于一般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的连接顺序,而是小动脉、动脉性毛细血管,再汇合成小动脉,网内都是动脉血,其功能不明,现在市场上的微小血管吻合器不能很好地防止外力对血管的挤压,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不能保证血管畅通,大多的吻合器会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以及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微小血管吻合器,主要用于对血管进行吻合作用,本发明不仅可以防止外力对血管的挤压,防止血管痉挛,维持血管畅通,同时保持血管内膜外翻,防止血管扭曲,保持血管管口错位,且可吸收材料制成的圆环可降低患者二次伤害以及痛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微小血管吻合器,包括圆环、边柱、杀菌膜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边柱活性连接在圆环的四周,所述杀菌膜设在圆环的内径四周,所述压力传感器嵌套在圆环的内部一端。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边柱由长边柱和短边柱组成且长边柱对称设置在短边柱的相邻一端。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边柱的个数在4-12个。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圆环的内径尺寸为0.3-2mm,外径尺寸为0.2-1mm。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不仅可以防止外力对血管的挤压,防止血管痉挛,维持血管畅通,同时保持血管内膜外翻,防止血管扭曲,保持血管管口错位,且可吸收材料制成的圆环可降低患者二次伤害以及痛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左视图;
图中:1圆环、2边柱、21长边柱、22短边柱、3杀菌膜和4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微小血管吻合器,主要用于对血管进行吻合作用,本发明不仅可以防止外力对血管的挤压,防止血管痉挛,维持血管畅通,同时保持血管内膜外翻,防止血管扭曲,保持血管管口错位,且可吸收材料制成的圆环可降低患者二次伤害以及痛苦。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组合式微小血管吻合器,包括圆环1、边柱2、杀菌膜3和压力传感器4,所述边柱2活性连接在圆环1的四周。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杀菌膜3设在圆环1的内径四周,有效的对包裹着血管的圆环1进行杀菌作用,保证了血管的无菌性,所述压力传感器4嵌套在圆环1的内部一端,压力传感器4实时检测到血管带来的压力,方便内部信息的检测,更好的保证血管的吻合性。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边柱2由长边柱21和短边柱22组成且长边柱21对称设置在短边柱22的相邻一端,所述边柱2为可调结构,个数在4-12个,圆环1的主要作用是支撑保护血管,圆环1的内径尺寸为0.3-2mm,外径尺寸为0.2-1mm,圆环1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外力对血管的挤压,防止血管痉挛,维持血管畅通,边柱2的作用是固定血管口,保持血管内膜外翻,防止血管扭曲,保持血管管口错位,短边柱22作用将两个吻合件加强固定,圆环为可吸收材料,可吸收材料可降低患者二次伤害以及痛苦,长边柱21和短边柱22系住固定,比常规装置更小,吻合器两端与血管固定工作同步操作,最后直接吻合固定方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平山,未经王平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5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盘式异物取出器
- 下一篇:利用超声波定位治疗点的体外震波碎石仪及其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