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16453.9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6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势演;李容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0 | 分类号: | H01L33/60;H01L33/64;H01L33/14;H01L33/3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达小丽;夏凯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公开一种发光器件,包括发光结构,该发光结构包括第一导电半导体层;有源层;以及第二导电半导体层;第一电流阻挡层和第二电流阻挡层,该第一电流阻挡层和第二电流阻挡层被布置在发光结构上以被相互分离;透光导电层,该透光导电层被布置在第一电流阻挡层和第二电流阻挡层和发光结构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被电耦合到第一导电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半导体层;以及绝缘层,该绝缘层被布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一电流阻挡层之间以及第二电极和第二电流阻挡层之间。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10月29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4-0147926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被整体合并在此,如在本文中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诸如GaN、AlGaN等等的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具有诸如宽、可容易调节的能带隙的各种优点,并且因此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光电领域中的电子设备。
具体地,使用III-V或者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发光器件,诸如发光二极管或者激光二极管,随着薄膜生长技术和器件材料的发展具有它们可以被用于实现诸如红、绿、蓝、以及紫光(UV)色的各种颜色,并且通过利用荧光材料或者组合颜色也可以被用于实现高效白光束,并且与诸如荧光等、白炽灯等等的传统光源相比较可以具有低功耗、半持久寿命、快速响应时间、安全、以及环保。
因此,发光器件已经被日益增加地应用于用于光学通信系统的发射器模块、替换组成用于液晶显示器(LCD)设备的背光单元的冷阴极荧光灯(CCFL)的发光二极管背光单元发光,能够更换荧光灯或者白炽灯的白色发光二极管照明、车辆头灯以及交通灯。
图1是示出传统的发光器件的图。
发光器件100包括由蓝宝石等等形成的衬底110、被布置在衬底110上并且包括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2的发光结构120、有源层124、以及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6、以及分别被布置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2和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6上的第一电极160和第二电极170。
通过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2注入的电子和通过第二到达半导体层126注入的空穴在有源层124处被组合,发光器件100发射具有通过被用于形成有源层124的材料的先天能带确定的能量的光。取决于形成有源层124的材料的组成,从有源层124发射的光可以具有变化的颜色。在这样的情况下,光可以包括蓝光、UV或者深的UV射线等等。
发光器件100可以被布置在发光器件封装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具有从发光器件100发射的第一波长区域的光可以激励荧光体,当通过具有第一波长区域的光激励荧光体时其然后可以发射具有第二波长区域的光。在此,荧光体可以被包括在包围发光器件100的成型部分中,或者可以以荧光体膜的形式布置。
然而,在上面描述的传统的发光器件具有下述缺点。
在从有源层124发射的光中,朝着第二电极170行进的光可以被吸收到第二电极170中,导致发光器件100的光效率被降低。
发明内容
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光效率的发光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器件包括发光结构,该发光结构包括第一导电半导体层;有源层;以及第二导电半导体层;第一电流阻挡层和第二电流阻挡层,该第一电流阻挡层和第二电流阻挡层被布置在发光结构上以被相互分离;透光导电层,该透光导电层被布置在第一电流阻挡层、第二电流阻挡层以及发光结构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被电耦合到第一导电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半导体层;通孔,该通孔通过透光导电层、第二导电半导体层以及有源层被形成到第一导电半导体层的一部分;以及通过电极,该通过电极被布置在通孔的内部,其中通过电极在垂直方向中不与第一电流阻挡层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64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