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雷达调节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16790.8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8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93 | 分类号: | G01S13/93;G01S7/4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朱新颖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雷达 调节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雷达调节控制方法,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技术结构复杂且盲区检测范围小的问题。本车辆雷达调节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判断当前的雷达阵列是否需要调校,若需要,则通过摆动机构完成雷达阵列初始角度的校正;若不需要,则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步骤二: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首先判断车辆下一时刻的行驶状态,根据判断结果从工作模式选择器中获取对应的工作模式,进而通过摆动机构将雷达阵列调整到需要的角度,再进入雷达阵列摆动角度调整阶段;步骤三:在雷达阵列摆动角度调整阶段,通过自适应算法,将雷达阵列的角度保持在需要的调整角度下。本方法能够在降低整车成本的同时提高检测盲区的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辆雷达调节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通过前窗两侧的后视镜观察车辆两边及后方的道路和车辆情况。由于车辆后视镜的视野不足,驾驶员行车途中,其车窗两侧始终存在目视观察的盲区,驾驶员无法通过后视镜观察到该区域内是否有车辆或行人。因此,在车辆变道、并线等行车环节中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存在的盲区问题,目前大量汽车上通过配备主动安全雷达来避免盲区问题,雷达布置方式为固定式,由于检测角度有限,为减少检测盲区,需要密集布置雷达并尽量增大重叠区域,造成了雷达实际使用的浪费。而实际上,车辆工作在变道、超车、倒车等不同工况下对雷达探测范围的需求存在不同,固定的传统雷达布置不能全部最优适应这些工况,因此传统的雷达布置存在折中。此外,当单个雷达出现故障时,出于安全的考虑,会导致整个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而失效。
此外,现有的中国专利文献也公开了一种车辆盲区动态监测系统及其方法【申请号:CN201410809623.3】,盲区动态监测系统根据车辆运行参数、行驶状态、路况以及驾驶员的驾驶意图对相邻车道及相邻车道盲区内的车辆进行实时侦测、动态分析和声光报警,监测系统对布置在车身两边超声波探头激励信号做动态调整可以获取不同的探测区域,信号预处理单元对探头接收到微弱的障碍物反射波信号进行信噪比评估并对探头内的信号放大电路做增益调整以获得较高信噪比的回波信号。该发明需要通过系统主、从控制架构来实现盲区安全警示功能,结构复杂,而且该发明中布置在车身两边的超声波探头为固定设置,探测范围小,不适合多种工况下的使用,使用范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辆雷达调节控制方法,该车辆雷达调节控制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降低整车成本的同时提高检测盲区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辆雷达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角度传感器判断当前的雷达阵列是否需要调校,若需要,则通过摆动机构完成雷达阵列初始角度的校正;若不需要,则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步骤二: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首先根据驾驶员意图和车辆当前行驶状态判断车辆下一时刻的行驶状态,根据判断结果从工作模式选择器中获取对应的工作模式,进而根据工作模式下预先存储的角度调整数据,通过摆动机构将雷达阵列调整到需要的角度,再进入雷达阵列摆动角度调整阶段;
步骤三:在雷达阵列摆动角度调整阶段,通过自适应算法,根据当前车辆行驶状态自适应地调节更新所需求的雷达阵列的角度。
该车辆雷达调节控制方法,首先校正雷达阵列的初始角度,再根据驾驶员意图和车辆当前行驶状态判断车辆下一时刻的行驶状态,若车辆下一时刻的行驶状态为向左并道,则需要根据这一工作模式将雷达阵列调整到预设的角度值,使在向左并道时,通过雷达阵列的角度调整能减少盲区,提高行车安全,在对雷达阵列角度调整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雷达阵列的角度可能会存在偏移,影响使用效果,则需要通过自适应算法对调整的角度进行自适应的更新调整,以保证调整的角度能在设定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6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测量装置
- 下一篇: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及人体或物品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