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Z77算法的分区编码压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18683.9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0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均 |
主分类号: | H03M7/30 | 分类号: | H03M7/3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欧阳迪奇 |
地址: | 41001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区编码 算法 压缩 计算机处理 处理数据 存储结构 分区存储 分区域 三元组 计算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Z77算法的分区编码压缩方法,通过独创性的存储结构,即将三元组(off,len,c)序列分区编码,分区存储。这样将更加有利于计算机分区域处理数据,能够极大地加快计算机处理压缩数据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LZ77算法的分区编码压缩方法,适合于计算机数据的快速压缩和快速解压缩应用。
背景技术
1977年以色列教授Jcacob Ziv和Abraham Lempel提出了著名的LZ77算法。如今,LZ77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压缩处理领域,由其派生的各种压缩算法也层出不穷,但都是属于LZ77算法这一大类。目前,各压缩算法不断改进,一个完美的压缩算法不仅要达到较高的压缩率,也对算法健壮性具有较高要求,同时,也要求算法具有快速处理能力,以适应信息技术领域不断高速发展的需求。而本发明即是一种LZ77派生算法,因其具有独创性的编码方式,所以具备了极快速处理,较高的压缩率,较强的健壮性等特点,是一种非常优秀的LZ77类的派生算法。
发明内容
为了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压缩解压算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LZ77算法的分区编码压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压缩步骤:
步骤1:采用哈希表获得待压缩数据的压缩序列:(off,lenC,lenL,原始码)序列;
步骤2:对于(off,lenC,lenL,原始码)序列进行临时变量替换,令T_lenC=lenC-4,替换原序列的lenC分量,生成新的序列(off,T_lenC,lenL,原始码)序列;
步骤3:对于(off,T_lenC,lenL,原始码)序列进行分区编码;
首先将(off,T_lenC,lenL,原始码)序列进行分区处理,使用分区a区存放三元组(off,T_lenC,lenL)序列,使用分区b区存放原始码序列,然后执行编码方案生成a区的二次压缩数据,编码方案采用快速编码方法或紧凑编码方法,采用快速编码方法转至步骤4执行,采用紧凑编码方法转至步骤5执行:
步骤4:快速编码方法,
将三元组(off,T_lenC,lenL)临时区的单个三元组表项结构定义为4字节结构,其中off元素以2字节表示,T_lenC和lenL分别以1字节表示,整个临时区由若干个连续的三元组表项组成,然后对所有的(off,T_lenC,lenL)三元组进行预处理,以消除T_lenC和lenL的值超过255的情况,然后将预处理以后的三元组序列(off,T_lenC,lenL)存放在临时区,对临时区数据进行二次压缩编码,具体编码规则如下:将每一个(off,T_lenC,lenL)三元组表示为压缩前缀三元组(a,b,c)和短码本体三元组(x,y,z),其中a+x编码off,b+y编码T_lenC,c+z编码lenL,a为2位标志位,若a=0,表示x占用4位,若a=1,表示x占用8位,若a=2,表示x占用12位,若a=3,表示x占用16位,b为1标志位,若b=0,表示y占用4位,若b=1,表示y占用8位,c为1位标志位,若c=0,表示z占用4位,若c=1,表示z占用8位;将(off,T_lenC,lenL)三元组表示为压缩前缀三元组(a,b,c)和短码本体三元组(x,y,z)后,将前缀三元组(a,b,c)存放在c区,将短码本体三元组(x,y,z)存放在d区;
对所有的(off,T_lenC,lenL)三元组完成编码后,形成两个存放数据的分区c区和d区,这两个分区构成原有的用于存放三元组序列的分区a区,完成编码,跳至步骤8;
步骤5:紧凑编码方法,
首先判断输入数据流的长度,小于等于8192字节时执行步骤6,否则执行步骤7;
步骤6:对于三元组(off,T_lenC,len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均,未经吴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86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模射频收发架构
- 下一篇:电容线性度自动校正的模数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