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瓜胶压裂返排液水处理后重复利用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9488.8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7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风光;李洋;袁青;尹海霞;张秋红;牛增前;何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莉华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瓜胶压裂返排液 水处理 重复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井压裂返排液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瓜胶压裂返排液水处理后重复利用工艺。
背景技术
水力压裂技术被公认为最有实效的油气井增产措施,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在压裂施工作业结束后,压裂液通过油管或套管返排到地面,由于压裂液中添加了大量的增稠剂、交联剂、破胶剂、助排剂和防膨剂等各种化学添加剂,因此在返排液中离子组分复杂,同时伴有大量的固相悬浮物和有机物,直接排放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对于水资源缺乏地区,直接排放也浪费大量的水资源。若利用返排液简单处理后重复配液,返排液中各离子组分对压裂液性能影响非常大,使压裂液性能无法达到压裂液标准要求。
专利《一种天然气井返排压裂液回收再利用系统》(专利申请号:201220050049.4)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分子可回收压裂液的回收再利用系统,低分子压裂液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氧化类破胶剂,通过调整压裂液体系的pH值控制压裂液的交联状态,实现破胶。由于没有添加氧化类破胶剂,返排液中稠化剂的化学结构不受破坏,压裂返排液进行回收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低分子压裂液的耐温性较差,使用较少。目前广泛使用的仍然是瓜胶类增稠剂,通过氧化剂进行破胶,该技术无法进行瓜胶类压裂液回收再利用的处理。
专利《一种压裂返排液深度处理方法》(专利申请号:201010237746.6)中公开了一种对压裂返排液深度处理的方法,通过加入氧化剂进行破胶和絮凝剂混凝处理,可以有效去除返排液中的COD,出水能满足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但无法去除返排液中残余氧化剂,矿化度仍然非常高,无法进行重复配液使用。
专利《压裂返排液处理后用于配液的成分调节装置》(专利申请号:201310108977.0)中公开了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后用于配液的装置及方法,首先经初步的除油、除泥和除砂处理后的压裂返排液进入氧化还原调节单元,去除返排液中的部分有机物、降低COD、杀菌剂,并调节水质的ORP在-200mV~200mV之间;然后进入离子调节单位,去除水质中的高价元素,并经过絮凝沉降分离;通过调节pH值后进行配液。其中专利中未见有除氧化剂离子的单元,因为返排液中有残余的氧化剂,是影响再配液体性能非常重要的一个组分,必须要除去才可以进行再配液,再配压裂液的各种性能才能达到标准要求。
专利《一种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方法》(申请专利号:20130386888.2)中公开了一种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方法,通过加入一定量的复合型絮凝剂进行混凝反应后,再经催化氧化和电絮凝氧化工艺的处理后,最后可以外排或实现回用。专利中未见有氧化剂的处理单元,对于普通瓜胶返排液处理后无法满足压裂液的各种性能指标,同时处理经过多级催化氧化和电絮凝工艺,处理费用较高。
经研究,对于瓜胶类压裂液,pH、金属阳离子和铵盐对交联和耐高温剪切性能的影响最大。压裂返排液经过预处理除去固体、油相后,采取适当的工艺去除返排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及铵盐后,调整适当的pH值能够重新配制压裂液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该处理工艺处理简单,经济方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利用瓜胶压裂返排液水处理后重复利用工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利用瓜胶压裂返排液水处理后重复利用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压裂返排液从井口排出过程中,返排液中含有油类物质和泥砂等大颗粒悬浮物,尤其油类物质沾到设备上较难清理,为减小后续处理难度,返排液从井口出来后首先进行预处理。返排液从井口出来后先经过固液分离装置,除去返排液中泥砂等大颗粒固相物质,再进入油水分离装置,以除去返排液中的油类物质,然后进入回收装置统一回收,便于后续程序处理,而分离出来的油类物质单独回收后再处理;
(2)氧化处理:预处理后的返排液从回收装置进入氧化池,在氧化池中调节pH值至6~8或不调节pH,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处理,搅拌1~2小时;
(3)絮凝沉淀:在氧化处理后的压裂返排液中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在絮凝剂的作用下,悬浮的有机物如小分子瓜胶残链等相互凝聚使微粒变大,形成絮凝体;
(4)气浮分离:返排液经絮凝沉淀处理后,进入气浮装置,该装置将絮凝后的悬浮物与溶液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94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