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闪烁定向反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9911.4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4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凡;施慧;吴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东辉 |
主分类号: | G02B26/08 | 分类号: | G02B26/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烁 定向 反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向反光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闪烁定向反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定向反光装置包括玻璃微珠结构制品和全反射内三角反射器结构装置,定向反光装置可以将入射光按原入射方向反射出去,广泛应用于交通路标、车辆无源警示灯。稳定的入射光线通常从定向反光装置产生稳定的返回光线,即无法使返回光线的光强发生明显地变化,如果使返回光线的光强发生周期性变化,光强周期性变化的闪烁将会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闪烁定向反光装置,用于提供能见度的被动式反光系统,如车辆的被动式反光灯,包括但不限于,可以区分车辆的行驶状态或停车状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闪烁定向反光装置,其特征是:装置包括透镜、反光镜、位移件,所述位移件使反光镜和透镜之间的距离或相对位置发生周期性变化。
透镜和反光镜静止的平衡位置,平行入射光线通过透镜会聚于反光镜的反光面,此位置返回光线的光强最大。
所述的一种闪烁定向反光装置,其特征是:位移件是压电器件,所述压电器件驱动反光镜使反光镜和透镜之间的距离发生周期性变化。
或,所述的一种闪烁定向反光装置,其特征是:位移件由电磁铁和衔铁组成,所述电磁铁驱动衔铁带动反光镜使反光镜和透镜之间的距离发生周期性变化。
或,所述的一种闪烁定向反光装置,其特征是:位移件是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反光镜组成简谐振动系统,反光镜可以自由振动,振动周期为T=2π(m/k)^(1/2),所述简谐振动系统使反光镜和透镜之间的距离或位置发生周期性变化,m为简谐振动系统等效质量,k为弹性件的弹性系数。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闪烁定向反光装置,其特征是:选择m/k值使振动周期T为0.04秒~0.2秒。
再经一步,所述的一种闪烁定向反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是弹簧。
或,所述的一种闪烁定向反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是弹杆。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闪烁定向反光装置,其特征是:透镜为球形透镜,反光镜为球形反光镜。
再进一步,所述球形透镜半径为r1,所述球形反光镜半径为r2,满足:r2=nr1/2(n-1),n为球形透镜的折射率。所述球形透镜和所述球形反光镜圆心重合的位置返回光线的光强最大。
作为透镜替换,所述的一种被动式定向反光成像装置,其特征是:透镜为非尼尔透镜或非尼尔球形透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闪烁定向反光装置,用于提供能见度的被动式反光系统,如车辆的被动式反光灯,包括但不限于,可以区分车辆的行驶状态或停车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定向反光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2为闪烁定向反光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3为闪烁定向反光装置振动周期计算图解。
图4为闪烁定向反光装置加装反射棱镜示意图。
图5为闪烁定向反光装置采用压电器件驱动的原理图。
图6为闪烁定向反光装置采用电磁铁驱动的原理图。
图7为球形透镜闪烁定向反光装置的原理图。
图8为球形透镜闪烁定向反光装置反光亮度值和球形反光镜位移关系图。
图9为图8关系图的位移量和电压u的关系图。
图10为图8关系图的亮度值和电压u的关系图。
图11为球形透镜闪烁定向反光装置采用电磁铁驱动的原理图。
图12为球形透镜闪烁定向反光装置采用压电器件驱动的原理图。
图13为本发明采用非尼尔透镜的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定向反光装置结构原理图,101为透镜,102为反光镜,透镜101的焦点落在反光镜102的弧形立体面上,这样,当光源104的光线射向透镜101时,由透镜101聚焦在其焦点上,而处于焦点处的反光镜102将焦点处的光线反射至透镜101,由透镜101散射返回光线至观察者眼睛103,返回光线和入射方向相反,即原路返回。
图2为闪烁定向反光装置结构原理图,相对图1定向反光装置结构,反光镜102和透镜101通过弹性件201连接,这样反光镜102和透镜101之间可以发生位移,透镜101的聚焦点和反光镜102的反光点的距离发生变化,其效果是返回光线的光强发生变化。弹性件如弹片、弹杆、弹簧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东辉,未经吴东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99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