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铜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9966.5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0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沈跃威;万军民;胡智文;王秉;彭志勤;吕思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5/56 | 分类号: | C25D5/56;C25D3/38;C25D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豪靖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铜 导电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电镀铜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导电纤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合成纤维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静电,给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会带来危害。人们开始研究导电纤维来解决静电问题,并且不断提高纤维的导电性,从而使其作为导电材料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使纤维导电的方法较多,而表面镀金属的方法得到的纤维导电性能接近于纯金属,是导电性能最好的一种纤维。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纤维化学镀铜,即在纤维表面将铜还原使其附着在纤维上,从而得到导电铜纤维,这种方法确实能明显提高纤维的导电性能,但是这种方法得到的铜颗粒较大,容易被空气氧化,附着不牢固易脱落,从而限制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性能显著提高的电镀铜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电镀铜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聚酯纤维中掺杂炭黑,得到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纤维;
(2)将步骤1)所得的纤维浸入浓度为5-15%的氢氧化钠中进行化学除油;
(3)将步骤2)处理的纤维,先进行超声波清洗15-25min,再水洗2-4次;
(4)将步骤(3)所得的纤维,进行活化处理,再水洗;
(5)将步骤(4)所得纤维表面进行电镀铜处理,即将纤维伸直浸入电镀铜溶液中,其中电流密度为0.2-0.5A/dm2,温度为20-40℃的电镀铜溶液中电镀2-4min;
(6)水洗后置于50-70℃烘箱中干燥,即得到电镀铜导电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电镀铜溶液为:硫酸铜50-100g/L,硫酸120-170g/L,氯离子40-60ppm,烷基丁二酸酯磺酸钠5-8g/L,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5-8ppm,余量蒸馏水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镀铜溶液的PH值为4-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及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制备的导电纤维,其纤维表面电镀铜,形成一层致密的铜层,且与纤维结合牢固,不易氧化,明显提高了纤维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且本方法采用的电解液为无氰配方,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1.一种电镀铜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在聚酯纤维中掺杂炭黑,得到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纤维;
(2)将步骤1)所得的纤维浸入浓度为5-15%的氢氧化钠中进行化学除油;
(3)将步骤2)处理的纤维,先进行超声波清洗15-25min,再水洗2-4次;
(4)将步骤(3)所得的纤维,进行活化处理,再水洗;
(5)将步骤(4)所得纤维表面进行电镀铜处理,即将纤维伸直浸入电镀铜溶液中,其中电流密度为0.2-0.5A/dm2,温度为20-40℃的电镀铜溶液中电镀2-4min;所述电镀铜溶液为:硫酸铜50-100g/L,硫酸120-170g/L,氯离子40-60ppm,烷基丁二酸酯磺酸钠5-8g/L,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5-8ppm,余量蒸馏水的混合物。所述电镀铜溶液的PH值为4-6。
(6)水洗后置于50-70℃烘箱中干燥,即得到电镀铜导电纤维。
实施例1
一种电镀铜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聚酯纤维中掺杂炭黑,得到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纤维;
(2)将步骤1)所得的纤维浸入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中进行化学除油;
(3)将步骤2)处理的纤维,先进行超声波清洗15min,再水洗2次;
(4)将步骤(3)所得的纤维,进行活化处理,再水洗;
(5)将步骤(4)所得纤维表面进行电镀铜处理,即将纤维伸直浸入电镀铜溶液中,其中电流密度为0.2A/dm2,温度为20℃的电镀铜溶液中电镀2min;所述电镀铜溶液为:硫酸铜50g/L,硫酸120g/L,氯离子40ppm,烷基丁二酸酯磺酸钠5g/L,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5ppm,余量蒸馏水的混合物。电镀铜溶液的PH值为4。
(6)水洗后置于50℃烘箱中干燥,即得到电镀铜导电纤维。
实施例2
一种电镀铜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99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箔的腐蚀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信报箱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