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液中提取谷胱甘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20495.X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0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斌;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P21/02 | 分类号: | C12P21/02;C07K5/037;C07K1/14;C12R1/7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培英 |
地址: | 21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朊假丝 酵母 发酵 提取 谷胱甘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液中提取谷胱甘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产朊假丝酵母种子培养和发酵;收集发酵培养完毕的发酵液,离心,收集的细胞冷冻;将冷冻后的产朊假丝酵母细胞加入硫酸溶液中,放置15~30分钟后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此时细胞内的还原型谷胱甘肽从胞内释放出来溶解在硫酸溶液中,完成提取。本发明将收集的细胞冷冻处理以增加细胞壁渗透性;将冷冻处理后的细胞加入强酸溶液中,在强酸溶液中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完全释放出来,而胞内其他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糖类、核酸等则基本留在胞内,简化了后续的纯化操作,降低了纯化成本,实现了高效、清洁化提取;同时在本发明的提取条件下还原型谷胱甘肽未被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谷胱甘肽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从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液中提取谷胱甘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谷胱甘肽,即-L-谷氨酰-L-半胱氨酰甘氨酸,是由L-谷氨酸、L-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经肽键缩合而成的一种同时具有-谷氨酰基和巯基的生物活性三肽化合物。作为生物体内的非蛋白巯基化合物,谷胱甘肽主要有还原型(G-SH)和氧化型(G-S-S-G)两种形态,在机体中大量存在并起主要作用的是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被称为长寿因子和抗衰老因子。还原型谷胱甘肽作为氨基酸类生化药物,可用于治疗肝病、重金属中毒等疾病,最近发现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具有抗爱滋病毒功效。
目前生产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主要方法是发酵法,即以廉价的糖类等原料为营养物质,利用微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途径来进行还原型谷胱甘肽生物合成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微生物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不高,仅为干重的0.5%~1.0%,因为过高含量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容易破坏体内已平衡的氧化还原环境。由于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胞内产物,发酵结束后需要对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提取纯化。
目前从胞内提取还原型谷胱甘肽主要方法有溶剂萃取法、热水抽提法及超声波破碎抽提法。
其中溶剂萃取法是通过增加细胞壁通透性以完成提取,溶剂的种类、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抽取率影响较大,用甲酸、液氨、硫酸或三氯乙酸作溶剂萃取时提取率低;用乙醇提取时可以不破坏细胞壁,杂质含量少,能耗低,但是乙醇抽提完毕需要回收处理,增加了提取成本。超声波破碎主要问题是破壁后胞内蛋白质、核酸等杂质全部溶出,离心后容易浑浊,不利于后续处理;超声破碎耗费时间长,需要有效的降温系统,能耗大,不利于工业生产。
热水抽提法是从发酵液中提取谷胱甘肽应用较早的方法,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0455592 C(申请号 200610040606.3)公开了一种从谷胱甘肽发酵液中提取谷胱甘肽的方法,采用的是沸水煮法,将谷胱甘肽发酵液经离心得到酵母细胞液、用硫酸调节酵母细胞液pH值为1至2、将调节好pH值的酵母细胞液倒进沸水中进行沸水破壁、阳离子交换后收集富含谷胱甘肽的浓缩液、真空浓缩得谷胱甘肽超浓缩液、将谷胱甘肽超浓缩液冷冻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谷胱甘肽、成品包装而得到成品谷胱甘肽。
中国专利文献CN 104130310 A(申请号 201410231642.2)公开了一种谷胱甘肽的分离纯化方法,将酵母发酵液离心,收集酵母,加入50℃~90℃热水抽取5~30min,调节抽取液的pH值为1.5~3,将提取液进行过滤或离心,收集提取液;提取液采用超滤法去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多糖等杂质,然后采用纳滤膜过滤的方法去除大部分的小分子氨基酸、单糖类、无机盐等杂质;以纳滤浓缩液为原料,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谷胱甘肽,吸附达到穿透点后洗脱;将洗脱液减压浓缩,加入三倍体积的乙醇进行沉淀,沉淀物冷冻烘干,得到谷胱甘肽产品,纯度达95%以上。
热水抽提法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但容易使还原型G-SH转变成G-S-S-G,而且胞内其他物质如蛋白质、糖类及核酸等大分子也会随之释放出来,增加后续纯化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取完全、成本低的从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液中提取谷胱甘肽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04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甩茶装置
- 下一篇:汽车尾气治理节能减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