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蚜虫基因的dsRNA及其在降低蚜虫存活率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720732.2 申请日: 2015-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5255892B 公开(公告)日: 2018-08-31
发明(设计)人: 喻修道;陈志勤;贾殿勇;郑远;段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 南阳师范学院
主分类号: C12N15/113 分类号: C12N15/113;C12N15/11;A01N57/16;A01P7/04
代理公司: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代理人: 樊羿;韩松
地址: 473007 河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蚜虫 蚜虫基因 存活率 基因 麦长管蚜 应用 饲喂 实时荧光定量PCR 反向互补序列 核苷酸组成 基因表达 致死效应 双链RNA 核苷酸 抗蚜性 介导 体外 小麦 研究 防治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蚜虫基因的dsRNA及其在降低蚜虫存活率中的应用。所述蚜虫基因的dsRNA具体为由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核苷酸和其反向互补序列的核苷酸组成的双链RNA。所述应用为将所述dsRNA导入蚜虫,从而实现防治蚜虫、降低蚜虫存活率或抑制蚜虫SaUP基因表达。本发明采用体外饲喂dsRNA方法,利用RNAi技术沉默麦长管蚜SaUP基因,导致麦长管蚜产生致死效应。对饲喂后蚜虫SaUP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表明,SaUP基因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表明蚜虫SaUP基因的序列可应用于通过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提高小麦抗蚜性的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蚜虫基因的dsRNA及其在降低蚜虫存活率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蚜虫是危害作物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耕作制度变化等因素使蚜虫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显著增强,其危害日趋严重。据统计,2010~2011年间我国小麦、玉米、棉花、油菜、大豆等主要作物的蚜虫危害面积分别占当年种植面积的62.5%、14%、90%、32%和23%。以麦蚜为例,麦蚜以成若蚜聚集在小麦叶部、茎部、穗部等,吸食汁液造成叶片不规则皱缩、卷曲、失绿,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麦蚜分泌的蜜露附着在植株表面,降低植株的光合作用,并易诱发煤烟病等。同时,麦蚜还是黄矮病毒重要的传播载体,引起小麦黄矮病流行。据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网预报,2013年我国麦蚜危害面积高达2.5亿亩,其中河南省麦蚜危害面积为5500万亩。目前,蚜虫防治以喷洒农药为主,但大量使用农药,不仅对人畜有害,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培育抗虫作物品种是防止蚜虫为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农作物现有种质资源中缺乏有效的抗蚜基因,且抗性机制不明确,常规抗虫育种难以奏效。因此,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蚜新种质,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介导的RNAi(RNA干扰)技术能特异抑制昆虫特定基因的表达,使昆虫的生长发育受阻或致死,进而有效控制害虫危害,已成为农作物抗虫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RNAi现象是由dsRNA(double-stranded RNA)介导的一种序列特异性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dsRNA进入生物体后被宿主细胞中的Dicer酶切割成 21~23nt的siRNA(smallinterfering RNA);siRNA在RNA解旋酶的作用下解链成正义链和反义链,反义siRNA与体内一些酶(包括内切酶、外切酶、解旋酶等)结合形成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NA-inducedsilencing complex,RISC),继之RISC以序列互补的方式与靶mRNA 结合并使之降解,造成靶标基因表达量下降。利用dsRNA体外饲喂或注射来筛选RNA靶标基因,导致靶标基因表达和沉默,已经广泛应用于昆虫生长发育关键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孟山都公司通过植物介导的昆虫肠道特异基因RNAi技术成功获得了抗玉米根螟的转基因玉米,有效缓解了长期应用Bt转基因玉米诱发昆虫产生抗性等问题,目前已完成生产性试验。棉铃虫肠道中特异P450基因可提高棉铃虫幼虫对棉花次生代谢物质和棉酚的耐受性,试验表明,利用表达棉铃虫P450基因dsRNA的转基因烟草和棉花叶片饲喂棉铃虫幼虫,可导致幼虫体内P450基因的表达量下降,同时幼虫发育受阻,表现出抗棉铃虫性能。近年来,RNAi技术在蚜虫防治方面也展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在烟草和拟南芥中表达蚜虫Mphb基因或丝氨酸蛋白酶MySP基因的dsRNA均可显著降低蚜虫的繁殖率,进而减轻蚜虫危害。

鉴于蚜虫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且农作物现有种质资源中缺乏有效的抗蚜虫基因,常规抗蚜虫育种难以奏效;挖掘和鉴定新型抗蚜基因或蚜虫dsRNA,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蚜新种质,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师范学院,未经南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07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