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呆单凸块活动扳手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1876.X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1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郑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福建 |
主分类号: | B25B13/10 | 分类号: | B25B13/10;B25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700 重庆市巫***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呆单凸块 活动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扳手,尤其涉及一种呆单凸块活动扳手。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的活动扳手的钳口的内侧为平直的结构,这种扳手的缺点是钳口与螺钉或者螺帽的接触面只有两个面从而容易导致将螺帽的棱角损坏磨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呆单凸块活动扳手,其在拧螺帽的过程中钳口与螺帽的受力面有四个面从而不会将螺帽的棱角损坏。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呆单凸块活动扳手,其结构包括手柄、扳手头、呆扳唇、活动扳唇、蜗轮和轴销,所述呆扳唇和所述活动扳唇并列设置在所述扳手头的前端;所述呆扳唇的内侧面设有三角形或者多边形块状结构的凸块,所述活动扳唇的内侧面设有沉孔或者凹槽;所述呆扳唇内侧面与所述凸块之间形成凹角。
所述凸块设在所述呆扳唇内侧面的中部。
所述凸块设在所述呆扳唇内侧面的边侧。
所述活动扳唇的侧面设有凹槽。
当所述活动扳唇向所述呆扳唇靠拢时所述凸块能插入到所述活动扳唇上的沉孔或者凹槽中。
所述手柄、所述扳手头、所述呆扳唇、所述活动扳唇、所述蜗轮和所述轴销之间的结构组合方式与传统的活动扳手的结构组合方式相似为现有技术在此就不作阐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比传统的活动扳手更能将螺帽或者螺栓夹持牢固进行拧动而不会将螺帽或者螺栓的棱角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活动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夹持螺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凸块设在呆扳唇内侧面的中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凸块设在呆扳唇内侧面的边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在图3基础上活动扳唇与呆扳唇靠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在图4基础上活动扳唇与呆扳唇靠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夹持螺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4夹持螺栓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其结构包括手柄1、扳手头2、呆扳唇3、活动扳唇4、蜗轮5和轴销6,呆扳唇3和活动扳唇4并列设置在扳手头2的前端;呆扳唇3的内侧面设有三角形或者多边形块状结构的凸块31,呆扳唇3内侧面与凸块31之间形成凹角10;活动扳唇4的内侧开设有沉孔或者凹槽。
凸块31设在所述呆扳唇3内侧面的中部。
凸块31设在所述呆扳唇3内侧面的边侧。
活动扳唇4的侧面设有凹槽。
当活动扳唇4向呆扳唇3靠拢时凸块31能插入到活动扳唇4内侧上的沉孔或者凹槽中。
手柄1、扳手头2、呆扳唇3、活动扳唇4、蜗轮5和轴销6之间的结构组合方式与传统的活动扳手的结构组合方式相似为现有技术在此就不作阐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与传统的活动扳手的区别在于:
传统活动扳手的呆扳唇和活动扳唇的内侧为平直的结构,而本发明的实施例上的呆扳唇3与凸块31之间形成凹角10。螺栓的外围是六边形的结构,传统的活动扳手将六边形的螺栓夹持在呆扳唇和活动扳唇之间时螺栓的六个边只有两个边与活动扳手接触并受力,而本发明实施例夹持螺栓时螺栓7的外围有三个边与本发明实施例接触并受力,因而本发明实施例更能将螺栓7夹持牢固且拧动螺栓7时不会因为松动打滑而将螺栓7的棱角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福建,未经郑福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18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轴磨削加工工装拆卸设备
- 下一篇:一种球头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