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2934.0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9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黄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霞 |
主分类号: | E04B1/76 | 分类号: | E04B1/76;F24F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晏辉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能 调式 建筑 外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为了开展节能建设,要求建筑工程必须采取节能设计标准,新建及改建建筑物一般采用外墙外保温设计方案,在外墙面粘贴或喷涂保温材料,要求保温材料必须全部覆盖外墙除孔洞的所有部位。
设置保温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但在炎热夏天就会出现以下问题:热天当傍晚来临时,室外温度已经很凉爽时,室内还是像烤炉一样闷热,即使有空调,只要一关闭空调,就又开始热。究其原因,主要是墙体白天在太阳作用下,内部已经很热,即使到晚上,墙体温度还是无法下降,特别是有外保温层的墙体,更加剧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解决现有的墙体在夏天无法降温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包括基墙,基墙外侧设置有保温层,基墙内侧设置有通风层,通风层外设置内装饰层,所述通风层具有从基墙底部到基墙顶部的风道,风道内设置有风机,风道顶部设置进风口,风道底部设置出风口,进风口水平设置,风机设置在进风口与风道的交汇处,进风口上设置有上风板和下风板,上风板与下风板形成60-120°的夹角,上风板和下风板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风机与蓄电池连接。
进一步地,出风口上设置有圆弧形引风板。
进一步地,内装饰层上开有连通通风层的换气口,换气口上设置有换气口盖板。
进一步地,保温层为三层复合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砂浆层、钢丝网层和聚苯颗粒保温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在墙体内设置通风层,既能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又能在需要时使通风层内空气流动,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2、进风口上设置有上风板和下风板,上风板与下风板形成60-120°的夹角,可以增大迎风面积,从而增大通风量。
3.上风板和下风板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风机与蓄电池连接。可以在白天将热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在晚上为风机供电,加强通风层内的空气流通降温。
4、风道底部设置出风口,出风口上设置有圆弧形引风板,既能使风形成流动,又能防止风从风道底部反灌。
5、进风口水平设置,风机设置在进风口与风道的交汇处。可以在需要增强空气流动时打开风机强制引风,而且设置在交汇处,可以降低风流的阻力。
6、内装饰层上开有连通通风层的换气口,换气口上设置有换气口盖板。可以根据需要打开换气口盖板,使风灌入房间内部,增强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基墙,2-保温层,3-内装饰层,4-通风层,5-进风口,6-上风板,7-下风板,8-风机,9-出风口,10-圆弧形引风板,11-换气口,12-换气口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包括基墙1,基墙1外侧设置有保温层2,基墙1内侧设置有通风层4,通风层4外设置内装饰层3。所述通风层4具有从基墙1底部到基墙1顶部的风道,风道内设置有风机8,风道顶部设置进风口5,风道底部设置出风口9,进风口5水平设置,风机8设置在进风口5与风道的交汇处,进风口5上设置有上风板6和下风板7,上风板6与下风板7形成60°的夹角,上风板6和下风板7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风机8与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上风板6的上表面和下风板7的上表面,这样就能实现两个方向都最大限度的被太阳光照射。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包括基墙1,基墙1外侧设置有保温层2,基墙1内侧设置有通风层4,通风层4外设置内装饰层3。所述通风层4具有从基墙1底部到基墙1顶部的风道,风道内设置有风机8,风道顶部设置进风口5,风道底部设置出风口9,进风口5水平设置,风机8设置在进风口5与风道的交汇处,进风口5上设置有上风板6和下风板7,上风板6与下风板7形成120°的夹角,上风板6和下风板7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风机8与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上风板6的上表面和下风板7的上表面,这样就能实现两个方向都最大限度的被太阳光照射。出风口5上设置有圆弧形引风板10。圆弧形引风板10固定在出风口5上沿,并逐渐弧形过度到地面。形成一种既能出风,又能防止风反灌的结构。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霞,未经黄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2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一字型内芯的防屈曲支撑构件
- 下一篇:一种大板拼装式建筑构造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