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痕量氢氧化钾改性活性炭基丙烷吸附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4066.X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1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农;赵昆峰;袁静;蔡婷;高振源;杨玲;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唐莉莎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痕量 氢氧化钾 改性 活性炭 丙烷 吸附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附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痕量氢氧化钾改性活性炭基丙烷吸附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材料因其丰富的孔结构、大比表面积、强吸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吸附剂。现有吸附工艺,更多针对于较高浓度吸附质(几千ppm以上),不需要过多的考虑吸附剂的选择性问题。但是环境大气中十几或几个ppm的污染气体,足以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这种工况下商业化的活性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在极低溶度条件下,依然具有高效吸附效果的活性炭基吸附材料。
采用特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商业化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能够提高活性炭对目标吸附质的吸附性能。中国专利CN1593744A公开了一种药剂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基材料二氧化硫(SO2)吸附剂的方法,将含碳材料加入双氧水(H2O2)、硫酸(H2SO4)、硝酸(HNO3)、氢氟酸(HF)、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或高锰酸钾(KMnO4)的水溶液中,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加压水热化学改性,得到了一种高硫容的活性炭基SO2吸附剂。中国专利CN103990434A公开了活性炭丙烷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椰壳活性炭浸泡于浓度为5-22mol/L氢氟酸溶液中,置于水热反应釜中,120-180℃水热处理1-7天,得到了一种高效的活性炭丙烷吸附剂。张豪杰等(环境工程学报,2012,6(10):3073-3077)利用20%KOH溶液改性的活性炭材料,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和孔容,实现了对一氧化氮(NO)的高效净化。
综上,表面改性确实能够优化活性炭基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但是上述改性均需要大量的改性试剂,有的还需要高压、高温反应条件,这无疑大大提高了成本和大规模生产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常温常压条件下的痕量氢氧化钾改性活性炭基丙烷吸附剂的方法。
一种痕量氢氧化钾改性活性炭基丙烷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整体式煤质活性炭垂直浸渍于氢氧化钾稀溶液中10min,翻转再次浸渍10min后取出,用空气压缩机吹扫,去除多余氢氧化钾溶液,5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即得痕量氢氧化钾改性活性炭基丙烷吸附剂。
所述氢氧化钾稀溶液为1-100mmol/L的水溶液;氢氧化钾溶液与煤质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1-1.5:1。
通过对丙烷的吸附性能测试,发现未经氢氧化钾改性的整体式煤质活性炭,其丙烷(10-12ppm)吸附性能很差,50min内平均净化率为70%;痕量氢氧化钾改性活性炭基丙烷吸附剂,其丙烷吸附性能有很大的改善,维持平均净化率为70%的时间延长至226min,吸附容量提高四倍多。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仅需痕量氢氧化钾改性,原料成本低。
(2)改性方法为常温常压操作,操作成本低。
(3)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易于放大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将20g整体式煤质活性炭(150目)垂直浸渍于83mmol/LKOH水溶液中10min,翻转再次浸渍10min后取出,用空气压缩机吹扫,去除多余氢氧化钾溶液,5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
吸附性能评价:原料气中丙烷浓度为10-12ppm,平衡气为空气,气体流量1000mL/min。利用总碳氢化合物分析仪(Thermo,Model51i)进行产物分析,仪器的最低检测限为0.05ppmc。
测试结果,所得改性活性炭基丙烷吸附剂对丙烷的初始净化率大于99%,197min内平均净化率大于70%。
实施例2:
将20g整体式煤质活性炭(150目)垂直浸渍于28mmol/LKOH水溶液中10min,翻转再次浸渍10min后取出,用空气压缩机吹扫,去除多余氢氧化钾溶液,5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
吸附性能评价同实施例1,测试结果,所得改性活性炭基丙烷吸附剂对丙烷的初始净化率大于99%,221min内平均净化率大于70%。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40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