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对点语音对讲的建立方法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24405.4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8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尚炎;魏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0 | 分类号: | H04W4/10;H04W76/45;H04Q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黄健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对点 语音 对讲 建立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对点语音对讲的建立方法及终端。该方法包括:终端建立半双工点呼通话后,终端在操作界面显示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的通话信息和结束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的按钮,终端为主叫终端或被叫终端。终端确定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的通话状态是否发生变化,若未发生变化,且终端接收到用户按下即按即讲PTT键的操作指令,则终端向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中的对端发起话权申请。本发明提供的点对点语音对讲的建立方法及终端,可实现在某一点对点语音对讲建立后,在该语音对讲未被挂断之前,用户可以在任何页面只要按下PTT键均可再次建立该语音对讲,操作较便捷,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对点语音对讲的建立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即按即讲(Push To Talk,以下简称:PTT)业务是一种点到点或者点到多点的语音通信业务,在PTT通信过程中,当用户按下PTT终端(对讲机)的PTT按键后说话,与其通信的其他方此时只能接听,不能讲话;而当该用户松开PTT按键后则只能接听其他方的讲话。PTT业务因其具有操作方便、呼叫建立速度快、支持群组通信方式等优势,因此深受业界的关注。
使用现有的PTT终端发起点对点语音对讲时,首先在PTT终端上进入拨号盘操作界面,接着拨号-按下PTT按键,或者进入联系人详情页面-找到对应的联系人号码-按下PTT按键发起语音对讲,在不松开PTT按键时PTT终端弹出对话框(即对讲的对端信息),松开PTT按键后对话框消失,通话挂断。
在点对点语音对讲的过程中,若用户在PTT终端上进行了其他的操作(如查看信息、地图等),操作完成后,若要继续之前的对讲,则要按照上述流程发起之前的对讲;或者是用户当前在操作某一应用(如发信息)时,收到点对点语音对讲,此时如果想回复语音,则要按照上述流程发起之前收到的语音对讲。对于用户来说,上述两种情况下均操作繁琐,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对点语音对讲的建立方法及终端,可实现在某一点对点语音对讲建立后,在该语音对讲未被挂断之前,用户只要按下PTT键均可再次建立该语音对讲,操作较便捷。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点对点语音对讲的建立方法,包括:
终端建立半双工点呼通话后,所述终端在操作界面显示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的通话信息和结束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的按钮,所述终端为主叫终端或被叫终端;
所述终端确定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的通话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若未发生变化,且所述终端接收到用户按下即按即讲PTT键的操作指令,则所述终端向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中的对端发起话权申请。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建立半双工点呼通话,包括:所述终端向所要对讲的对端发送点呼通话请求或接收到点呼通话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确定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的通话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包括:
所述终端检测到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结束,则确定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的通话状态发生变化,否则确定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的通话状态未发生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向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中的对端发起话权申请,包括:
所述终端向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中的对端发送点呼通话请求;
所述终端在操作界面重新显示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的通话信息和结束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的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在操作界面显示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的通话信息和结束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的按钮,包括:
所述终端在操作界面的顶部或底部显示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的通话信息和结束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的按钮;或者,
所述终端在操作界面未被占用的位置显示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的通话信息和结束当前半双工点呼通话的按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44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