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线灭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4782.8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4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田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国民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08 | 分类号: | A61L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任小鹏;李冬梅 |
地址: | 3017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灭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菌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红外线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药材等的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物料进行灭菌以保证生产及健康要求。灭菌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红外线照射灭菌,物料持续不断地从红外线下方经过得到照射。在申请号为201220611137.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红外线灭菌装置,,包括箱体,在其首尾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在两者之间设有输送带,还包括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的驱动电机,在所述箱体的顶壁上并排设有多个由护罩和灯管构成的红外线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照射装置等间距设置,还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托辊,所述托辊将所述输送带分隔成数量等于所述红外线照射装置个数的弧形段,所述红外线照射装置发出的扇面形红外线束的两边缘与所述弧形段相交于该弧形段两端的最高点。虽然与传统的灭菌装置相比做出了很大的改变,增加了红外线的照射面积,但是还是不能保证物料能够得到充分的红外线的照射,这就影响了对中药材的灭菌处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红外线灭菌装置。
本发明为进一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红外线灭菌装置,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在其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在所述进料口处固定连接有料斗,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在所述箱体内部通过倾斜的透明输料管连接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所述透明输料管倾斜角度为5~10°,在所述透明输料管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在所述箱体内透明输料管的上下两侧分别等间距的设置有红外线照射装置。
更进一步,所述透明输料管的倾斜角度为8°。
更进一步,所述红外线照射装置在所述透明输料管的上下两侧交叉分布。
更进一步,所述红外线照射装置外设置保护罩。
更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发明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中在箱体内部设置一根倾斜的透明输料管,在输料管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红外线照射装置,通过振动电机的振动来使物料从高流向低处,并且在流下的过程中可以保证物料的翻转,从而可以通过上下两侧的红外线照射装置来充分的对物料进行照射灭菌,而且物料流下的速度适当,不会因为长时间的红外线照射而影响到物料本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进料口;3、出料口;4、料斗;5、透明输料管;6、振动电机;7、红外线照射装置;8、保护罩;9、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红外线灭菌装置,包括箱体1,该箱体1为方形结构,箱体1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座9,在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2,在其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3,在所述进料口2处固定连接有料斗4,所述进料口2与所述出料口3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料口2与出料口3之间的连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角为8°,在所述箱体1内部通过倾斜的透明输料管5连接所述进料口2与所述出料口3,所述透明输料管5倾斜角度为8°,在所述透明输料管5靠近所述出料口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6,在所述箱体1内透明输料管5的上下两侧分别等间距的设置有红外线照射装置7,红外线照射装置7在所述透明输料管5的上下两侧交叉分布,在其外侧设置保护罩8。
本实施例中,箱体1底部四个固定座9起到固定缓冲作用,在其内部透明输料管5振动过程中,可以避免箱体1随之发生振动发生偏移,在红外线照射装置7的外侧保护罩8为椭圆形结构,可以增大红外线照射面积,通过等间距交叉分布的排列方式,可以保证物料从进料口2到出料口3的全程照射无死角,随着透明输料管5的振动,其内部的物料也会发生翻转,杜绝了物料灭菌不彻底的现象。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国民制药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国民制药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47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