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量控制负压的超声内镜穿刺针负压吸引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25207.X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3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郭杰芳;金震东;张敏敏;王凯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0/04 | 分类号: | A61B1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量 控制 超声 内镜穿 刺针 吸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量控制负压的超声内镜穿刺针负压吸引器装置,所述负压吸引器装置包括推拉杆、活塞、吸引器本体、固定接头、连接接头;所述的吸引器本体上一端设有固定接头,另一端设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上设有单向阀;所述的吸引器本体上标记有刻度尺;所述推拉杆一端固定连接活塞,另一端固定连接手柄;所述推拉杆上设有限位凸块;所述的固定接头包括套筒、侧翼、连接孔、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与推拉杆上限位凸块相匹配。其优点表现在:能够定量控制负压大小,不同大小的负压可用于穿刺针抽吸不同的病灶组织,使其充分抽吸病灶组织,避免因负压过大或过小,抽吸不完全,减少操作难度,操作简单、穿刺针的角度和深度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定量控制负压的超声内镜穿刺针负压吸引器装置
背景技术
胃肠道黏膜下肿物,如间质瘤,淋巴瘤、血管瘤等,常常需要反复活检,而常规内镜诊断困难,确诊率不高。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已经把超声诊断结合到内镜中,使得医生可以利用超声内镜诊断出人体腔道更为微小而又早期的病灶。任何影像的诊断其正确性都不上直接对人体组织的病理化验,因此,即使超声内镜进入人体后,发现了可能成为病灶的部位,医生还是更希望利用内镜所具有的钳道的优势,取得病灶部位的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分析。
为了获得病灶部位的组织,常用穿刺针结合超声内镜对消化道及其病灶进行穿刺抽吸,以获取组织细胞。超声内镜下的穿刺具有准确性强,安全性高、病人痛苦小,诊治效果突出的优点。然而现有技术中穿刺针存在以下不足和缺陷。
首先,医生为了方便,通常选用注射器连接穿刺针,通过注射器的负压来对穿刺针进行抽吸,而注射器形成的负压比较单一,只能定性控制,不能定量进行控制,对于不同病灶的组织,其需要的抽吸力是不同的,如果都使用注射器形成的负压对穿刺针进行抽吸,有时因负压过大,抽吸力大,抽取了过量的组织,或者有时因负压过小,轴吸力较小,不能抽吸病灶组织;
其次,因使用注射器形成负压时为手动操作,在实际操作工作中,部分病灶较为坚实,需要长时间保持负压吸引以吸取更多组织,这需要操作人员有较好的臂力、体力,并得保持同一体位,以防穿刺针的深度和角度发生变化。
另外,有时候抽吸病灶的组织和事先评估的负压大小有误差,这就需要适当的调节负压大小,即微小调节负压大小,以便得到实际操作中所需要的负压大小,使其更好地抽吸病灶组织。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定量控制负压大小,微动调节负压、操作简单、穿刺针的角度和深度稳定的定量控制负压的穿刺针负压吸引器装置,而关于这种定量控制负压的穿刺针负压吸引器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定量控制负压大小,微动调节负压、操作简单、穿刺针的角度和深度稳定的定量控制负压的穿刺针负压穿刺针负压吸引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定量控制负压的超声内镜穿刺针负压吸引器装置,所述负压吸引器装置包括推拉杆、活塞、吸引器本体、固定接头、连接接头;所述的推拉杆置于吸引器本体中;所述的吸引器本体上一端设有固定接头,另一端设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上设有单向阀;所述的吸引器本体上标记有刻度尺;所述吸引器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推拉杆一端固定连接活塞,另一端固定连接手柄;所述活塞的外径和吸引器本体的内径相配合;所述推拉杆上设有限位凸块;所述的固定接头包括套筒、侧翼、连接孔、限位卡槽;所述的套筒固定在吸引器本体的外端部,其圆孔与吸引器本体内径相匹配;所述限位卡槽与推拉杆上限位凸块相匹配。
所述限位卡槽为一个;所述的限位凸块为单排结构形式。
所述限位卡槽为两个;所述的限位凸块为两排结构形式,其两排的限位凸块对应一致。
所述限位卡槽为三个;所述的限位凸块为三排结构形式。其三排的限位凸块在同一截面上夹角呈12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52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记本电脑声音的测试设备
- 下一篇:一种静音箱及噪声测试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