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型轮缘润滑块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5462.4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5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牛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铁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3/00 | 分类号: | B61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轮缘 润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铁轨道润滑技术领域,具体属于混合型轮缘润滑块。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的发展,对列本身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尤其在载重和速度方面。而伴随速度提高,载重增加,列车轮缘的磨损也大大加剧,与此同时,对铁轨的磨损也明显加重。轮缘的维修,更换已经造成巨大的浪费,而对铁轨的维修更换的消耗更是超出想象。所以,对列车机车轮缘的润滑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列车机车轮缘的润滑是指在机车轮缘与铁轨接触处加以润滑措施,使其接触面的摩擦减小,减少对列车机车轮缘以及铁轨的磨损及损耗。
现有列车机车轮缘的润滑包括常用的油脂润滑及干式润滑。油脂润滑是指在火车机车轮缘与铁轨的接触面上喷涂润滑油脂,从而降低摩擦系数,减小摩擦。而干式润滑与油脂润滑原理一样,是将润滑油脂换成固体润滑棒。
油脂润滑的缺点:成本高,造价高,容易引起污染。
干式润滑的缺点:易碎,易破裂,容易形成粉尘,形成的润滑膜特别薄,影响润滑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混合型轮缘润滑块,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将。将现有的干式润滑和油脂润滑结合,吸取了现有的两种技术的优点,将润滑块设计成涂抹块和注油块结构,且在注油块内部设计注油孔,注油孔内填充的油脂可以防止油脂固化,相对纯粹的油脂润滑,成本降低了20%以上,同时又避免了干式润滑存在的问题,比如易碎,易破裂,容易形成粉尘等问题,形成相对较厚的润滑膜,提升了润滑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混合型轮缘润滑块,包括块体,所述块体包括涂抹块和注油块,所述块体上与轮缘接触的一侧设有涂抹槽,所述涂抹槽延伸至涂抹块内部,所述的注油块内部设有若干个注油孔,所述的注油孔内部填充有润滑油,所述注油孔与涂抹槽连通。
进一步,所述涂抹块和注油块为整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涂抹块为块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块状结构包括圆柱体结构、立方体结构、正方体结构和多变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注油块为锥体结构,所述锥体结构底面面积较大的一侧与涂抹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注油孔数量为1~8个。
进一步,所述注油孔数量为2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混合型轮缘润滑块,提供一种成本更低、更环保的轮云润滑方案,相对纯粹的油脂润滑,成本降低了20%以上,同时又避免了干式润滑存在的问题,比如易碎,易破裂,容易形成粉尘等问题,形成相对较厚的润滑膜,提升了润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例,在为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为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混合型轮缘润滑块,包括块体,所述块体包括涂抹块1和注油块2,所述块体上与轮缘接触的一侧设有涂抹槽11,所述涂抹槽11延伸至涂抹块1内部,所述的注油块2内部设有若干个注油孔21,所述的注油孔21内部填充有润滑油,所述注油孔21与涂抹槽11连通;所述涂抹块1和注油块2为整体结构;所述涂抹块1为块状结构;所述块状结构包括圆柱体结构、立方体结构、正方体结构和多变体结构;所述注油块2为锥体结构,所述锥体结构底面面积较大的一侧与涂抹块1连接;所述注油孔11数量为1~8个;将现有的干式润滑和油脂润滑结合,吸取了现有的两种技术的优点,将润滑块设计成涂抹块和注油块结构,且在注油块内部设计注油孔,注油孔内填充的油脂可以防止油脂固化,相对纯粹的油脂润滑,成本降低了20%以上,同时又避免了干式润滑存在的问题,比如易碎,易破裂,容易形成粉尘等问题,形成相对较厚的润滑膜,提升了润滑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铁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铁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5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