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冲击表面纳米化及梯度结构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25817.X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6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胜;黎毅力;朱运田;刘泽军;张庆;刘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7/04 | 分类号: | C21D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表面 纳米 梯度 结构 加工 装置 | ||
1.一种多冲击表面纳米化及梯度结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耐磨球(8)、波纹传动套(7)、内传动轴(6)、外传动套(5)、单级行星变速器(10)、驱动装置(1)和基座(2);
所述的单级行星变速器(10)行星轮架安装在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上;基座(2)固定在驱动装置(1)的壳体上,单级行星变速器(10)的齿圈的一端固定在基座(2)上,外传动套(5)固定在单级行星变速器(10)齿圈的另一端;内传动轴(6)安装在单级行星变速器(10)的太阳轮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波纹传动套(7)固定在内传动轴(6)远离驱动装置(1)的一端;所述的波纹传动套(7)随内传动轴(6)同向旋转;所述的驱动装置(1)主轴的旋转运动通过行星轮架、行星轮及太阳轮的传递作用使内传动轴(6)产生同向旋转运动,外传动套(5)不随驱动装置(1)主轴作旋转运动;
所述的波纹传动套(7)远离内传动轴(6)的端面为波纹面;所述的波纹面为均匀交替的凸面与凹面,耐磨球(8)装在外传动套(5)的轴向小孔内;当波纹面的凸面与耐磨球(8)接触,耐磨球(8)伸出外传动套(5)并作用在待加工面上;当波纹面的凹面与耐磨球(8)接触,耐磨球(8)被待加工面顶入外传动套(5)内。
2.一种多冲击表面纳米化及梯度结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耐磨球(8)、波纹传动套(7)、内传动轴(6)、外传动套(5)、多级行星变速器(9)、驱动装置(1)和基座(2);
所述的多级行星变速器(9)包括初级行星变速器(3)与末级行星变速器(4);
所述的初级行星变速器(3)的行星轮架安装在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上;基座(2)固定在驱动装置(1)的壳体上,初级行星变速器(3)的齿圈固定在基座(2)上,外传动套(5)固定在末级行星变速器(4)的齿圈;末级行星变速器(4)的太阳轮及内传动轴(6)安装在其上一级太阳轮的输出轴上,并绕该轴同速同向回转,波纹传动套(7)固定在内传动轴(6)远离驱动装置(1)的一端;驱动装置(1)主轴的旋转运动使内传动轴(6)及外传动套(5)沿同一轴线作反向旋转运动;
所述的波纹传动套(7)远离内传动轴(6)的端面为波纹面;所述的波纹面为均匀交替的凸面与凹面,耐磨球(8)装在外传动套(5)的轴向小孔内;耐磨球(8)工作时,当波纹面的凸面与耐磨球(8)接触,耐磨球(8)伸出外传动套(5)并作用在待加工面上;当波纹面的凹面与耐磨球(8)接触,耐磨球(8)被待加工面顶入外传动套(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冲击表面纳米化及梯度结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1)为液压马达、电动机、气动马达或机床主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冲击表面纳米化及梯度结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行星变速器为两级行星变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冲击表面纳米化及梯度结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变速器与基座(2)之间设有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冲击表面纳米化及梯度结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小孔以外传动套(5)的轴心为圆心作圆周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冲击表面纳米化及梯度结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纹面为交替均匀的V型凸面与凹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冲击表面纳米化及梯度结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小孔内至少可轴向安置一个耐磨球(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58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红色茶汤适口型绿茶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久泻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