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水双向流海绵型湿地雨水净化调蓄回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6369.5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7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川;乔丽芳;张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3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水 双向 海绵 湿地 雨水 净化 调蓄回用 系统 | ||
1.一种高含水双向流海绵型湿地雨水净化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井(1)、雨水净化毛石滤池(7)、曝气调节池(2)、水解酸化池(5)、接触氧化池(6)、调蓄单元(3)和双向流湿地净化系统(4),所述格栅井(1)包括粗格栅(12)、细格栅(13)、格栅井清渣口盖板(11),粗格栅(12)90度角安装在格栅井(1)的顶部入水口,粗栅格(12)的间距为7-11mm,栅格面积大于0.5m2,细格栅(13)倾斜60-75度角安装在格栅井(1)内,与雨水流入的方向相对一侧安装,覆盖底部的雨水净化毛石滤池(7),格栅井清渣口盖板(11)安装在格栅井(1)的排渣口,排渣口的直径大于1m,以利于排渣,雨水净化毛石滤池(7)下端依次设有曝气调节池(2)、水解酸化池(5)和接触氧化池(6),曝气调节池(2)通过第一排水口(21)与水解酸化池(5)连通,水解酸化池(5)通过第二排水口(51)与接触氧化池(6)连通,接触氧化池(6)通过开孔(61)与调蓄单元(3)相连,雨水通过开孔(61)进入调蓄单元(3),调蓄单元(3)内填装纤维载体填料(31),纤维载体填料(31)采用钢丝绳固定在单元内,填装密度为10%,调蓄单元(3)上端设有钢制穿孔顶板(33),钢制穿孔顶板(33)的开孔率65-75%,孔隙直径4-6mm,钢制穿孔顶板(33)顶部设有双向流湿地净化系统(4),雨水由双向流湿地净化系统(4)渗透进入调蓄单元(3)内储存,形成双向净水功能,调蓄单元(3)内置提升泵用于雨水回用,双向流湿地净化系统(4)由卵石支撑层、湿地基质层(41)、加固网和湿地植物(42)构成,卵石支撑层位于湿地基质层(41)下端,厚度为20cm,卵石直径5mm-10mm,所述湿地基质层(41)从上往下依次包括无纺布面层、丝状种植介质和保湿基质层,加固网包裹在丝状种植介质和保湿基质层外,丝状种植介质的厚度≥20cm,采用丝状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材质,无纺布面层上设有若干用于种植湿地植物(42)的十字型孔洞,所述无纺布面层(4)为透水、透气性良好、抗拉强度大于100N/5cm的化纤材质的非织布,所述保湿基质厚度≥20cm,由可降解无纺布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水双向流海绵型湿地雨水净化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井(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水双向流海绵型湿地雨水净化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内设有一个用于固定水解填料的第一支架,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用于固定高效生物填料的第二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水双向流海绵型湿地雨水净化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调节池底部设有第一曝气系统;所述水解酸化池池底设有布水系统,所述布水系统上部设有水解填料;所述接触氧化池池底设有第二曝气系统,所述第二曝气系统上部也设有高效生物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含水双向流海绵型湿地雨水净化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系统和第二曝气系统通过曝气管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含水双向流海绵型湿地雨水净化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还连接有用于向曝气调节池、接触氧化池底部通入空气的风机,所述第一曝气系统、第二曝气系统上部设有支撑滤料的承托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水双向流海绵型湿地雨水净化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口(21)和第二排水口(51)上均设有电磁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含水双向流海绵型湿地雨水净化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通过无线连接有遥控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含水双向流海绵型湿地雨水净化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太阳能电池,通过支架固定在地面上,用于为上述用电设备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63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盐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