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材自动裁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6580.7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5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亮;聂云;黎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1 | 分类号: | B26D1/01;B26D5/12;B26D7/06;B26D7/01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8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材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管材制造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管材自动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密度小、质量轻、强度高、刚度大、绝缘性优异、着色性好、成型方便等优点,成为20世纪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形状颜色各异的高分子塑料制件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已成为一种趋势。
塑料、橡胶、薄壁金属软管在多个行业存在广泛的应用和使用,特别是电子、汽车、医疗等行业使用频率高,应用范围广,但由于塑料、橡胶、薄壁金属软管基本采用管材产品的传统生产方法如挤出成型方式进行生产,一般均为一定长度的连续管材,而软管使用过程中均需要进行裁切,而且由于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厂家的软管套管、穿管过程均由自动套管机和自动穿管轮压扁输送机完成。然而现有需求对裁切后的软管的圆整度、斜口变形等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的设备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采用目前的软管裁切机均采用辊轮输送式的裁切机进行裁切,首先,由于采用辊送,加上传统的切刀压迫式进行裁切,不可避免将导致裁切后的产品出现粘口、斜口、失圆(圆整度偏低)等问题,辊轮压扁输送方式,由于辊轮间隙小,软管通过输送辊轮,必定导致产品压扁,甚至出现折痕,经过辊轮后无法恢复原来的圆整度;其次,采用当前的切刀方式进行裁切,由于刀口垂直于软管一个方向进行裁切,裁切动作时,刀片对软管的压迫较大,裁切易出现斜口、压扁变形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管材裁切过程中,致使管材被 压扁,切口变形,无法保证管材的裁切切口圆整度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材自动裁切装置,用以裁切管材,其包括:操作平台;传输装置、切割装置及定位装置,依次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上;其中,所述传输装置,包括:进料端和出料端,以及设置于所述出料端的导管;所述切割装置,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的出料端处;所述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上,用于控制所述管材传输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管径大于所裁切的管材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电机,以及与所述传输电机连接的辊轮。
进一步的,所述辊轮为多个,上下相对设置并通过齿轮咬合相连,所述辊轮轮缘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管材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导杆,与所述导管同轴;丝杆传输装置,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上;定位圈,活动套接在所述定位导杆上,并与所述丝杆传输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导杆的外径小于所述管材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传输装置包括:丝杆,与所述定位导杆平行设置,以及与所述丝杆连接的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管材自动裁切装置还包括: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定位导杆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装置,包括:裁切刀,刀架用于安装所述裁切刀,以及与所述刀架连接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垂直交叉的气缸,分别驱动所述裁切刀在沿两个方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裁切刀所在面和所述定位导杆靠近所述传输装置的端部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裁切刀为薄型刀片,和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安装。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管材自动裁切装置,根据所需裁切软管的长度,可实现自动送料、自动定长、自动裁切的功能,且裁切长度控制精度在0.1mm 之内,确保裁切出来的软管的圆整度(圆周小外径和最大外径的比值乘以100%)在90%以上,以满足后续工序对裁切软管的切管长度精度、圆整度、裁切斜口有较高要求的情况,保证了较高的良品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管材自动裁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管材自动裁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管材自动裁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管材自动裁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管材自动裁切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65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护管切削装置和螺旋护管加工设备
- 下一篇:吸顶灯(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