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金属导热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6974.2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0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丁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脉导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08 | 分类号: | C09K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金属 导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全金属的导热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热硅脂是电子元件散热的关键组件。在电子器件表面和散热器之间存在极细微的凹凸不平的空隙,如果将他们直接安装在一起,它们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大约只有散热器底座面积的10%,其余均为空气间隙。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将在电子元件与散热器间形成接触热阻,降低散热器的效能。导热硅脂通过填充于电子发热器件与散热器之间以排除其中的空气,并在其间建立有效的热传导通道,降低接触热阻,提升传热性能。
液态金属导热材料是一种高端的热界面材料,液态金属导热材料具有远超传统导热硅脂的热导率,传热效果显著,常见的液态金属导热材料为镓基合金、铟基合金及铋基合金,其中镓基合金熔点低,常温下呈液态,因而最早被用作导热膏,如在铝材质表面大规模使用先需进行防腐蚀处理(如表面氧化、镀镍等)。查阅公开技术文献可知,现有金属导热膏实现方案分为两类:一种全液态镓铟铋锌合金,熔点在8℃左右,这种导热膏由于液态金属的较高表面能,其涂敷过程较为困难。另一种方案是在前述低熔点合金内加入第二相的固态粒子,控制导热膏的黏度以提高铺展能力。但这种外加的粒子由于表面不可避免的污染,会降低导热膏的性能。
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半固态全金属导热膏。该导热膏的固液两相皆为金属,固相微小颗粒是从熔体里面析出生成的,以解决外加颗粒带来的污染问题。微米尺寸的固相颗粒保证了膏体的黏度和流动性,使其易于涂敷。而全金属组分保证了导热膏超高的热传导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金属导热膏,避免外加颗粒带来污染,同时又保证其黏度和流动性,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金属导热膏,该全金属导热膏包括铟、铋、锡、镓,其中铟、铋、锡三者的质量比为51∶32.5∶16.5,镓占全金属导热膏的质量比例为46.0%~49.0%。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全金属导热膏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A、按照原料配比称取金属铟、铋、锡、镓;
B、将熔炉温度升至350℃后,将铋和锡放入陶瓷干锅中,并放入熔炉进行加热,待铋和锡熔化后,将表面氧化物除去并搅拌;
C、将熔炉炉温调至200℃,加入铟,保持20min,完全熔化后表面扒渣并搅拌;
D、将熔炉炉温调至100℃,最后加入镓,搅拌后扒渣静置20min;E、将合金倒入开口容器中进行冷却,并进行搅拌,冷却后得到全金属导热膏。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全金属导热膏在室温下为半固态,而在45℃以上为液态,热导率大于10W/(m·K);
2、本发明全金属导热膏为微米尺寸的固相颗粒,保证了导热膏的黏度和流动性,有助于更好地涂敷;
3、本发明全金属导热膏不含铅、镉等有害元素,满足了电子产品绿色环保的要求;
4、本发明全金属导热膏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单,环境要求低,只要在大气环境下即可进行,有利于该产品的大范围生产和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全金属导热膏,该全金属导热膏包括铟、铋、锡、镓,其重量依次为102g、65g、33g、180g。
制备步骤如下:
A、分别称取102g、65g、33g、180g的金属铟、铋、锡、镓;
B、将熔炉温度升至350℃后,将铋和锡放入陶瓷干锅中,并放入熔炉进行加热,待铋和锡熔化后,将表面氧化物除去并搅拌;
C、将熔炉炉温调至200℃,加入铟,保持20min,完全熔化后表面扒渣并搅拌;
D、将熔炉炉温调至100℃,最后加入镓,搅拌后扒渣静置20min;
E、将合金倒入开口容器中进行冷却,并进行搅拌,冷却后得到全金属导热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脉导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脉导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69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针织横机的编织山角系统
- 下一篇:整体密封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