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车组气动力估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7083.9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7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姚拴宝;陈大伟;林鹏;韩运动;刘韶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组 气动力 估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估算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动车组气动力估算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线路试验、风洞试验、动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车体表面的压力和列车所受的气动力。与风洞试验方法相比,线路试验和动模型试验能够更好的反映列车周围的真实流场,当采用这两种试验方法研究列车空气动力学问题时,车体表面的压力可以通过传感器直接测量得到试验数据,而列车受到的气动力很难直接测量,动模型试验可以通过设计移动天平解决这一问题,但移动天平设计的技术难度大,且造价很高,国内外尚未见到相关的试验技术;对于线路试验,采用目前的技术难以直接测量列车所受的六分量气动力。
目前为止,应用较广的气动力估算方法主要有牛顿流模型、切锥法、Dahlem-Buck法等,但这些方法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高速列车周围的流场是显著的低速、高雷诺数、非定常流场,难以直接借鉴现有的气动力估算方法。
已有气动力实车测试计算方法是根据压力测点直接计算列车所受的气动力,当压力测点的数量较少时,难以得到准确测试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动车组线路试验和动模型试验的气动力估算方法。
另一目的在于能够基于少量的压力测点得到车体表面的压力分布,提高估算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车组气动力估算方法,在车厢上设置多个压力测点,并测得每个压力测点的压力,采用径向基函数插值法得到车厢表面压力分布,之后采用数值积分法得到车厢的气动压差力。
如上述基本方案,采用了径向基函数插值技术能够根据较少的压力测点,快速得到车体表面的压力分布,同时采用高精度的插值算法,也能够提高气动力的估算精度。
为进一步提高估算精度,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将车厢的气动压差力、车厢表面的气动摩擦力和各部件的气动力代数相加得到车厢的气动力估算值。
各部件的气动力包括转向架的气动力、风挡的气动力和受电弓的气动力。
在对车厢的气动力估算时,考虑到摩擦力和关键部件对车厢气动力的影响,引入车厢表面的气动摩擦力和各部件的气动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车厢气动力估算值的精确度。
针对车厢表面的气动摩擦力,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
根据车厢的缩放比例,确定车厢表面摩擦系数,采用平板边界层摩擦力计算公式得到车厢表面的气动摩擦力。
所述平板边界层摩擦力估算公式为:
其中,j=1,2,3,Fs3为气动摩擦阻力,Fs2为气动摩擦侧向力,Fs1为气动摩擦升力,cf为摩擦系数,ρ为空气的密度,u为来流速度,m为车体表面离散单元的个数,Si为第i个单元的面积,n为第i个单元的单位法矢量。
针对关键部件的气动力,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
通过风洞试验测试不同型号的各部件对列车气动力的影响,根据具体试验结果给出各部件的气动力修正系数。
风洞试验无法单独测量风挡、转向架和受电弓等部件的气动力,此时需要借助数值计算方法获取各部件具体的气动力值,从而修正由试验数据得到的气动力修正系数。
通过数值计算获取各部件的气动力值,并用计算结果修正所述气动力修正系数得到安装在车厢上的部件的气动力。
数值计算方法是:首先对计算区域进行空间网格离散,然后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三维定常不可压缩雷诺平均N-S方程,湍流模型采用K-ωSST模型,在壁面处使用标准壁面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70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