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7463.2 | 申请日: | 2015-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0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尚礼;刘小林;姚强伟;谭红梅;白建平;潘德槐;刘天胜;蔡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
主分类号: | F01L9/04 | 分类号: | F01L9/04;F01L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27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发动机从化油器状态改为电喷状态后,怠速工况时电喷状态发动机出现运转不平稳和撞击音较大的问题,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欲减小电喷状态发动机怠速工况时的撞击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包括磁电机转子(1)、进气凸轮(2)、排气凸轮(3)、进气门(4)和排气门(5),其中磁电机转子(1)包括连接盘(1a)和铆钉(1e),其中连接盘(1a)的一个端面同轴连接有一个转子外壳(1b),该转子外壳内同轴设有集磁杯(1c),且转子外壳(1b)与集磁杯(1c)之间设有磁钢(1d);所述铆钉(1e)的数目为3-8颗,这些铆钉沿连接盘(1a)的周向均布,该铆钉(1e)将连接盘(1a)和转子外壳(1b)铆接固定;所述排气凸轮(3)具有一个排气最大升程相位角(α),且进气凸轮(2)和排气凸轮(3)之间具有一个进、排气最大升程相位夹角(γ);所述进气门(4)与一个摇臂(6)上的进气门调整螺钉(7)之间的最小间隙称为进气门间隙(L1),所述排气门(5)与另一个摇臂(3)上的排气门调整螺钉(8)之间的最小间隙称为排气门间隙(L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1)的宽度(D)为18.5-20.5mm,该连接盘的直径(R)为116-120mm;
所述排气最大升程相位角(α)的数值为122°-β,所述进、排气最大升程相位夹角(γ)的数值为98°+β,且β的数值为2°-8°;所述进气门间隙(L1)为0.03-0.07mm,且所述排气门间隙(L2)为0.06-0.1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盘的宽度由原来的19±0.3mm调整为现在18.5-20.5mm,连接盘的直径由原来的110mm调整为现在的116-120mm。经过上述调整后,有效增大了磁电机转子的转动惯量,并通过实验证明发动机怠速工况时的撞击音减小了。并且,上述改动较小,不用改动箱体等结构。所述排气最大升程相位角(α)的数值由原来的122°减小为现在的122°-β,所述进、排气最大升程相位夹角(γ)的数值由原来的98°增大到现在的98°+β,且β的数值为2°-8°。本发明将进气门间隙(L1)由原来的0.01-0.05mm增大为0.03-0.07mm,且所述排气门间隙(L2)由原来的0.03-0.07mm增大为0.06-0.1mm。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表明,经过上述三个方面修改后,电喷状态发动机怠速工况时的撞击音有效减小了,具体为最大噪音由原来的75.3分贝降低到现在的72.2分贝,最小噪音由原来的73.0降低到现在的68.8分贝,平均噪音由原来的74分贝降低到现在的71分贝,这样也提高了运行时的平稳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降低摩托车发动机的噪音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因为产生摩托车发动机噪音的环节有很多,并且各个环节之间还有相互联系,所以每降低一分贝往往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实验和经济代价。
作为最佳选择,所述连接盘(1a)的宽度为19.5mm,该连接盘的直径为118mm。
作为最佳选择,所述β的数值为5°。
作为最佳选择,所述进气门间隙(L1)为0.05mm,且所述排气门间隙(L2)为0.08mm。
有益效果:本发明有效增大了转子的转动惯量,适当减小了排气最大升程相位角,并同时增大了进、排气最大升程相位夹角,最后还适当增大了进、排气气门间隙;经过试验表明,经过上述修改后的电喷状态发动机怠速工况时的撞击音有效减小了,具体为最大噪音由原来的75.3分贝降低到现在的72.2分贝,最小噪音由原来的73.0降低到现在的68.8分贝,平均噪音由原来的74分贝降低到现在的71分贝,这样也提高了运行时的平稳性,从而通过小改动很好地解决了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磁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转折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进、排气凸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进、排气气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未经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7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牙刷
- 下一篇:一种有并联拉链的拉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