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齿机工作台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7617.8 | 申请日: | 2015-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6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李先广;杨灿辉;张自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5/56 | 分类号: | B23Q5/5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005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滚齿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齿机工作台。
背景技术
工作台是滚齿机上的一个重要结构,它用于支撑工作,且它的精度与工件的加工精度密切相关。目前,现有的滚齿机工作台一般都是靠分度蜗轮蜗杆副来实现分度,由于蜗轮蜗杆副之间具有侧隙,这个侧隙会影响分度精度,进而会影响工作台的精度和工件的加工精度,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滚齿机工作台,欲消除分度蜗轮蜗杆副的侧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滚齿机工作台,包括工作台面(1)和分度蜗杆(5),其中工作台面(1)同轴固定在芯轴(2)上端,该芯轴通过轴承支撑在接盘(3)上,而接盘(3)与工作台壳体(4)顶面固定;所述分度蜗杆(5)位于工作台壳体(4)内,并与分度蜗轮(6)常啮合,该分度蜗轮固套在所述芯轴(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壳体(4)上沿周向布置有6-8个侧隙消除组件,每个侧隙消除组件包括活塞(7)和进油接头(9),其中活塞(7)顶面具有一个耐磨层(8),其厚度为1-3mm,并通过该耐磨层与所述分度蜗轮(6)底面接触;所述活塞(7)与工作台壳体(4)上竖直的活塞孔(4a)滑动配合,并实现动密封,该活塞孔底部与一个进油孔(4b)内端连通,该进油孔的外端接有一个所述进油接头(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通过进油接头(9)向活塞孔(4a)中注入压力油时,可以带动活塞(7)向上移动,从而向上顶起分度蜗轮(6),这时转动分度蜗杆(5)即可消除分度蜗轮蜗杆副之间的侧隙,从而保证工作台的分度精度,进而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并且,耐磨层(8)可以提高耐磨性,改善本发明的使用性能。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增设侧隙消除组件来消除分度蜗轮蜗杆副之间的侧隙,从而保证工作台的分度精度,进而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为了考虑受力均匀,并兼顾成本和使用效果,所述侧隙消除组件的数目为8个,这些侧隙消除组件沿所述工作台壳体(4)的周向均布。
作为优选,所述耐磨层(8)为聚四氟乙烯层。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增设侧隙消除组件来消除分度蜗轮蜗杆副之间的侧隙,从而保证工作台的分度精度,进而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滚齿机工作台,工作台面1同轴固定在芯轴2上端,该芯轴通过轴承支撑在接盘3上,而接盘3与工作台壳体4顶面固定。分度蜗杆5位于工作台壳体4内,并与分度蜗轮6常啮合,该分度蜗轮固套在芯轴2上。工作台壳体4上沿周向布置有6-8个侧隙消除组件,侧隙消除组件在本案中的数目为8个,这些侧隙消除组件沿工作台壳体4的周向均布。
每个侧隙消除组件包括活塞7和进油接头9,其中活塞7顶面具有一个耐磨层8,耐磨层8为聚四氟乙烯层。耐磨层8的厚度为1-3mm,并可进一步优选为2、2.5mm。活塞7通过该耐磨层与分度蜗轮6底面接触。活塞7与工作台壳体4上竖直的活塞孔4a滑动配合,并实现动密封,该活塞孔底部与一个进油孔4b内端连通,该进油孔的外端接有一个进油接头9。本发明的其余结构与现有的工作台一样,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76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改善的控制信道发射分集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双旋转铣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