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电容器用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8847.6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2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霞;孙正;郑浩然;罗伟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9 | 分类号: | C04B35/49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电容 器用 介质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陶瓷电容器用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元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和模块化的要求日益迫切,对电容器用介质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BaTiO3具有极高的介电常数,几乎是所有高介电常数材料的基体。但是BaTiO3陶瓷材料也有一定的缺点,如烧结温度高(1600℃),损耗大等,不能满足应用要求。为此,通常采用固溶体或者掺杂的方式来改善其介电性能。以此来调节陶瓷体系居里峰的位置和宽度,从整体上提高陶瓷材料的介电性能。
为了降低BaTiO3陶瓷材料的烧结温度,一般在已有的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低熔点氧化物或玻璃等,但对那些固有烧结温度较高的材料而言,往往需要添加大量的低熔点烧结助剂才能降低其烧结温度,而这样会对陶瓷材料介电性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坏,如损耗增大,温度系数增大等,以致于材料的低温化与优异介电性能难以兼备。ZrO2掺杂的BaTiO3能形成固溶体系,即为锆钛酸钡(BZT)。Zr4+取代了晶体结构中的Ti4+,最终形成单相的固溶体后,降低烧结温度同时具有适中的介电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降低BaTiO3陶瓷材料的烧结温度,并进一步降低损耗,适应电子器件小型化、低功耗的要求。以BaCO3、TiO2、ZrO2为原料,通过简单固相法制备一种具有高介电常数的Ba(Zr0.2Ti0.8)O3陶瓷材料。该陶瓷体系制备工艺简单,介电性能优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陶瓷电容器用介质材料,其化学式为:Ba(Zr0.2Ti0.8)O3
该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1)将BaCO3、TiO2、ZrO2按化学计量式Ba(Zr0.2Ti0.8)O3进行配料,放入聚酯罐中,加入去离子水和锆球后,球磨4~8小时;
(2)将步骤(1)球磨后的原料放入干燥箱中,于100~120℃烘干,然后过40目筛;
(3)将步骤(2)过筛后的粉料放入中温炉中,于1000~1200℃预烧,保温3~6小时;
(4)在步骤(3)预烧后的原料中,外加0.5~5wt%的PVA,按照原料与去离子水和锆球的质量比为1:1:1进行球磨,球磨时间为10~14小时;
(5)将步骤(4)球磨后的原料放入干燥箱中,于100~120℃烘干,然后过80目筛;
(6)将步骤(5)过筛后的粉粒放入压片机中,压制成型为坯体;
(7)将步骤(6)成型后的坯体放入低温炉中进行排胶,排胶温度为600~800℃;
(8)将步骤(7)的排胶后的坯体于1300℃~1400℃烧结,保温2~8小时,制成陶瓷电容器用介质材料。
所述步骤(1)或(4)采用行星式球磨机进行球磨,球磨机转速为400转/分。
所述步骤(6)的生坯直径为10mm,厚度为1mm。
所述步骤(6)的压片机的压力为2~6MPa。
所述步骤(8)的烧结温度为1350℃,保温4小时。
本发明以BaCO3、TiO2、ZrO2为原料制备陶瓷电容器用介质材料Ba(Zr0.2Ti0.8)O3,其介电常数εr为18253~20048,介电损耗为77.2x10-4~128.4x10-4,烧结温度为1300℃~1400℃。该制备方法简化了材料的制备工艺,节省了时间成本和能源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BaCO3(分析纯)、TiO2(分析纯)、ZrO2(分析纯)为初始原料,通过简单固相法制备微波介质陶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8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