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染污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9281.9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4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忠良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污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污水的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印染污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印染污水是纺织印染行业的主要排放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产生的印染污水约为3.6×109t,约占整个工业污水的三分之一。加强印染污水的处理,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印染污水具有色度大、有机物含量高、水温、水量、水质和pH值变化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大量新型助剂、浆料的使用,有机污染物的可生化性降低,处理难度加大。我国现阶段印染污水处理中,生化法处理占主导地位。近年来,生物膜处理污水的工艺逐渐盛行,被广泛应用到污水处理的多个领域,主要有接触氧化、移动床生物膜、生物转盘等方式。其中,印染污水COD的去除以生物法为主,色度的去除以物理化学方法为主,对可生化性较差、成分多变化的印染污水,主要采用厌氧、好氧联合处理。
CN102311210A公开了一种印染污水的再生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处理、机械过滤、精滤、生物膜处理器及渗透复合处理等步骤,经其处理后的污水可达到再生要求。中国专利CN100450946C“一种基于膜技术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提供一种基于膜技术与印染废水常规处理技术相结合,使之达到中水回用的二级排放标准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印染废水和生活废水按体积比(20~25)∶1混合后得综合废水。调节综合废水的pH和COD值,将综合废水泵入絮凝罐,加入絮凝剂后再泵入絮凝沉降容器得澄清液,澄清液泵入膜生物反应器进行生化处理得透析液,透析液泵入反渗透分离系统进行反渗透分离得反渗透透析液回用,浓缩液回流入絮凝沉降处理工序进行二次絮凝沉降处理达到二级排放标准进行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种工艺联合的印染污水的有效处理方法,经本发明的方法处理过的污水,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悬浮物浓度都大幅降低。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染污水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沉步骤:将印染污水自流至初沉池,除去杂质、可沉物和漂浮物;所述初沉池含有工业废硫酸、氢氧化钙、生物化工废料、硫酸亚铁、硅藻土、膨润土、陶粒、石英砂、火山岩、煅烧高岭土和活性炭;
其中,各组分所占重量份如下:
工业废硫酸:20~30重量份
氢氧化钙:10~15重量份
生物化工废料:28~33重量份
硫酸亚铁:7~19重量份
硅藻土:2~9重量份
膨润土:5~23重量份
陶粒:14~24重量份
石英砂:15~42重量份
火山岩:5~12重量份
煅烧高岭土:0~7重量份
活性炭:6~11重量份;
(2)过滤:泵取步骤(1)所得的上清液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
(3)水解酸化处理:将步骤(2)过滤后的污水泵入水解酸化池,进行水解酸化处理;
(4)厌氧处理:将步骤(3)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全封闭厌氧池,保持所述厌氧池的pH在6~8之间;
(5)氧化处理:在完成步骤(4)的污水中加入硅酮胶粉末、活性炭粉末或硅藻土粉末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然后通入氧化曝气池,使水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0~1:45;
(6)混凝脱色处理:在完成步骤(5)的污水中加入混凝剂、絮凝剂和脱色剂,经推流式双生物膜过滤床进行过滤;
(7)光催化处理:将完成步骤(6)的污水通入光合催化池,进行光和氧化处理;所述光合催化池中含有氧化锌、二氧化硅、羟基磷灰石或氧化锆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8)活性炭吸附:将完成步骤(7)的污水进行超声波处理30~90s,然后进行活性炭吸附处理;
(9)超滤处理:将完成步骤(8)的污水进行超滤处理并排放出水。
在步骤(1)中,工业废硫酸所占的重量份可以是20重量份、21重量份、22重量份、23重量份、24重量份、25重量份、26重量份、27重量份、28重量份、29重量份或30重量份;
氢氧化钙所占的重量份可以是10重量份、11重量份、12重量份、13重量份、14重量份或15重量份;
生物化工废料所占的重量份可以是28重量份、29重量份、30重量份、31重量份、32重量份或33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忠良,未经朱忠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92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