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蔗渣复合土壤修复肥料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729862.2 申请日: 2015-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5367329A 公开(公告)日: 2016-03-02
发明(设计)人: 孙仁贵 申请(专利权)人: 马鞍山市心洲葡萄专业合作社
主分类号: C05G3/04 分类号: C05G3/04
代理公司: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方峥
地址: 243100 安徽省马***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蔗渣 复合 土壤 修复 肥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蔗渣复合土壤修复肥料。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技术的进步,工、农业生产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不断加剧,由于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不仅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间接危害的人体健康。

而对土壤污染的治理主要通过工程修复法和植物修复法,其中工程修复法主要包括改土法、电动修复、土壤淋洗和热处理法等,工程治理措施通常适用于污染面积小、严重污染物且易扩散的土壤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根本从根本上改良土壤,但是治理成本高,并容易形成二次污染,还可能破坏土壤结构,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植物修复技术通常成本低,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但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物的耐性有限,只适用于中等污染程度的土壤修复,同时一种植物通常只能修复某一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而且有可能活化土壤中的其他重金属,对于多种金属和有机物的复合污染效果不佳,超富集植物生长缓慢,通常修复周期较长,难以满足快速修复土壤污染的要求。

生物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化学性质稳定,能够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同时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并且原料广泛、成本低,使其在治理污染土壤中具有明显优势和应用价值。为此,本发明人提供了一种以生物炭为固载基质的土壤修复肥料,为土壤污染的修复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蔗渣复合土壤修复肥料。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蔗渣复合土壤修复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蔗渣50-55、稻草灰12-13、芝麻饼粕9-10、竹叶黄酮粉3-4、氯化亚钴1-2、硫酸钠2-3、辣木豆荚30-34、菱铁矿渣20-22、褐铁矿渣20-22、桔皮72-76、EM复合微生物菌剂4-6、水适量。

所述土壤修复肥料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桔皮、辣木豆荚晾晒干燥后与菱铁矿渣混合,置于密闭煅烧炉中,在氮气氛下以15℃/min的速度升温至380-420℃,保温20-30分钟后加入褐铁矿渣,保持温度反应30-40分钟,再将温度降至260-280℃,向密闭煅烧炉中不断通入氧气,50分钟后取出煅烧产物,震荡摇晃10-15分钟后过20目筛,得到磁性生物炭粉末备用;

(2)将蔗渣、稻草灰、芝麻饼粕混合投入发酵池中,加水保持发酵堆含水量在50-60%,发酵28-32天后取出发酵物料,并压榨过滤,得发酵固体残渣和发酵液备用;

(3)将步骤2所得发酵液与氯化亚钴、硫酸钠混合后加热至60-70℃,搅拌10-15分钟后再加入步骤1所得生物炭粉末,浸渍50-70分钟,浸渍期间对发酵液采用超声辐照,超声频率为20-30kHz,功率为50-60W,时间为90-120分钟,浸渍完成后用纱布过滤,得到浸渍生物炭备用;

(4)将步骤3所得浸渍生物炭与步骤2所得发酵固体残渣、EM复合微生物菌剂、竹叶黄酮粉以及其他剩余物料混合后置于造粒机中造粒,备用;

(5)使用频率为30-40kHz,功率为10W的超声波对步骤4所得颗粒辐照40-60分钟,称量后包装,即得本发明土壤修复肥料。

本发明修复肥料的使用方法为按照20%-25%的重量比例与常规肥料混匀后施入土壤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是:

制备过程中使用同重量比例的菱铁矿渣和褐铁矿渣与生物质混合煅烧,可以通过产物间的再利用,更为高效的获得高磁性的生物炭,并借此大幅增加生物炭表面活性,提高吸附性,增加了对土壤有害成分的富集能力,配合有机和无机填料的作用起到养分供给和土壤修复的双重功能。

制备过程中浸渍期间的超声辐照可将生物炭内孔隙中的空气排出,提高发酵液内溶质在生物炭中分散的均匀程度,缩短浸渍时间。

制备过程中第二次超声辐照可以增加造粒后肥料颗粒中微生物的活性,提高了脱氢酶活性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本发明的土壤修复肥料以甘蔗制糖的副产物蔗渣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辐照等工艺,利用蔗渣中大量纤维素配合生物炭基,有效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也为甘蔗制糖的废弃产物提供了再利用的方法,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心洲葡萄专业合作社,未经马鞍山市心洲葡萄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9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