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止鼾枕及止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30994.7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9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兰洲;江阔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兔顽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F5/5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200051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止鼾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鼾技术,特别是一种智能型止鼾枕及其止鼾方法。
背景技术
打鼾(医学术语为鼾症、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司空见惯的,而不以为然,还有人把打鼾看成睡得香的表现。其实打鼾是健康的大敌,由于打鼾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打鼾与睡眠体位有很大关系,一般为仰卧的比较多,如果在睡眠中能提醒睡眠中及时调整睡眠体位使打鼾终止,则能制止以上弊端。另外,睡觉者在睡眠时只要受到一定程度的碰触,就会停止打鼾,但是这样对睡在旁边的人会造成非常大的困惑。
现有防止打鼾的技术主要是通过在枕头上装设止鼾装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103300960A,公开日为2013-09-18,发明名称为一种共振发声止鼾枕头就公开这么一种装置包括柔性套;刚性壳体,所述柔性套包裹在所述壳体外部;共振音响发生器,所述共振音响发生器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音频解码器,所述音频解码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共振音响发生器电连接;音频识别器,所述音频识别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音频解码器电连接;以及,录音器,所述录音器镶嵌在所述柔性套的边缘处,并与所述音频识别器电连接。该发明专利的止鼾枕头,在睡觉者打鼾时,通过发生共振从而达到止鼾的作用。但由于枕头的体积一般比较大,而睡觉者的头在枕头上占用的区域一般比较小,采用枕头发生共振的方式来止鼾,需要很大的共振力,但是共振力太大的话,一方面需要消耗较多的能源,另一方面还容易惊醒睡觉者。
针对上述习知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出一种智能型止鼾枕,成为相关从业者所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型止鼾枕及一种止鼾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智能型止鼾枕,包括底座、柔性枕垫和主控电路,检测头部位置的电容感应片和调节头部位置的调节装置,所述电容感应片和主控电路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独立充放气的气袋,所述气袋数量和位置与所述电容感应片上的感应区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所述电容感应片上设有多个感应区且位于气袋上方,所述主控电路依据检测到的感应区位置来控制该感应区对应的气袋充放气以止鼾。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枕垫上设有用于收集外界声音的声音收集器,所述声音收集器与主控电路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容感应片设于柔性枕垫的上方。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容感应片上设有6个感应区,所述调节装置设有6个独立充放气的气袋,所述感应区位于所述气袋上方且位置对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枕垫的下边缘中部设有突起的颈垫,所述颈垫支撑睡觉者的颈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颈垫内设有振动马达,振动马达用于舒缓颈部肌肉以通气止鼾。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气袋以检测到的感应区为中心,相邻两侧的气袋充气拱起以形成一个U字形,从而调整处于打鼾的人的头部位置以止鼾。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为柔性材料制成。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设有放置调节装置和主控电路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上设有连接孔,电线通过连接孔与外界电源连接。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止鼾方法,应用上述的智能型止鼾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机,检测打鼾声音;步骤2:检测到打鼾声音后,检测睡觉者的头部位置;步骤3:对位于检测到的头部位置下方的气袋进行充气以调节其头部位置以实现止鼾;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止鼾枕上设置用来检测头部的电容感应片,且电容感应片具有多个感应区,这些感应区将整个止鼾枕划分为多个区域,通过电容感应片与睡觉者的头部发生电容感应,可以很准确地确认睡觉者的头部具体在止鼾枕的哪个区域。再配合每个感应区独立设置的气袋。当睡觉者打鼾时,可以快速地对该感应区对应的气袋进行充放气,从而推动睡觉者头部转动,这时,睡觉者的咽喉部松弛的肌肉就会倾向一边,不再容易堵住呼吸道,就可以实现停止打鼾的目的。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止鼾枕可以智能地确定睡觉者的头部在枕头上的位置,并对该位置的一个或多个气袋的进行充放气即可完成止鼾,相比现有技术也更加轻柔,避免过大的动静惊醒睡觉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兔顽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兔顽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0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