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QoS的出口带宽的调整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31131.1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1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927 | 分类号: | H04L12/927;H04L12/911 |
代理公司: | 11415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qos 出口 带宽 调整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QoS的出口带宽的调整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本端CPE通过以太网专线周期性的向对端CPE发送探测报文;所述本端CPE接收来自对端CPE的探测响应报文,所述探测响应报文中携带了对端CPE在预设时间内收到的探测报文数量;所述本端CPE利用所述对端CPE在预设时间内收到的探测报文数量和本端CPE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探测报文数量,确定所述以太网专线的链路质量;所述本端CPE利用所述以太网专线的链路质量调整QoS的出口带宽。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数据报文在以太网专线上发生丢包的概率,提高用户业务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QoS的出口带宽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组网示意图,针对终端设备1发送给终端设备2的数据报文,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有不同的优先级,如视频业务的数据报文的优先级高于网页业务的数据报文的优先级。在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用户端设备)1上,将不同优先级的数据报文存储到不同优先级的队列。针对CPE1的出口带宽,不同优先级的队列占用出口带宽的不同调度权重,且高优先级的队列占用的调度权重大于低优先级的队列占用的调度权重,从而保证高优先级的数据报文被优先发送。
用户在租用运营商的以太网专线时,如果租用10M带宽,则运营商应该提供10M的带宽服务。但是,当用户租用的以太网专线依次穿越城域网、骨干网、核心网、骨干网、城域网,到达CPE2时,中间经过多个转发设备,这些转发设备均会有不同终端设备的数据报文需要传输,每个终端设备都是与其它多个终端设备共享带宽,因此每个终端设备的带宽并不能得到保证。例如,在某个时刻,用户租用10M带宽的以太网专线时,运营商只能提供8M的带宽服务,即运营商并不能保障从CPE1到CPE2之间的10M带宽服务。
当用户租用10M带宽的以太网专线时,CPE1会认为出口带宽是10M带宽,并将10M带宽分配给各优先级的队列,不同优先级的队列占用10M带宽的不同调度权重。当运营商不能保障从CPE1到CPE2之间的10M带宽服务时,终端设备1发送给终端设备2的数据报文会在以太网专线上发生丢包。而且,运营商网络中的各转发设备不会去识别数据报文中的优先级,从而导致优先级高的数据报文被丢弃的可能性很大,严重影响用户的高优先级业务,影响用户业务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质量QoS的出口带宽的调整方法,应用于以太网专线的用户端设备CPE,所述方法包括:
本端CPE构造目的地址为对端CPE的探测报文,并通过以太网专线周期性的向所述对端CPE发送所述探测报文;
所述本端CPE接收来自对端CPE的探测响应报文,所述探测响应报文中携带了对端CPE在预设时间内收到的探测报文数量;
所述本端CPE利用所述对端CPE在预设时间内收到的探测报文数量和本端CPE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探测报文数量,确定所述以太网专线的链路质量;
所述本端CPE利用所述以太网专线的链路质量调整QoS的出口带宽。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质量QoS的出口带宽的调整装置,应用于以太网专线的用户端设备CPE,所述QoS的出口带宽的调整装置应用在本端CPE上,且所述QoS的出口带宽的调整装置具体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构造目的地址为对端CPE的探测报文,并通过以太网专线周期性的向所述对端CPE发送所述探测报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对端CPE的探测响应报文,所述探测响应报文中携带了对端CPE在预设时间内收到的探测报文数量;
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对端CPE在预设时间内收到的探测报文数量和本端CPE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探测报文数量,确定所述以太网专线的链路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11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