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31411.2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6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厦;覃事彪;胡柳泉;周友元;周耀;李旻;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长远锂科有限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5;H01M4/525;H01M4/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杨斌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电压 钴酸锂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掺杂型钴酸锂基体及其表面的包覆物组成,掺杂型钴酸锂基体的通式为LixCo1‑yMyO2‑zNz,包覆物的通式为LiNix’Coy’Alz’O2;其制备方法为:先通过一次烧结得到钴酸锂基体LixCo1‑yMyO2‑zNz,然后利用液相共沉淀反应制备得到表面包覆有Nix’Coy’Alz’(OH)2的钴酸锂正极材料前驱体,最后通过二次烧结即得到本发明的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本发明制得的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加工性能好、压实密度高,在高电压状态下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可以在高电压3.0~4.5V间稳定循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体积小、重量轻、比能量大、便于携带等诸多优点,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移动工具上获得了广泛应用。LiCoO2作为最为常用的商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理论比容量为274mAh/g,然而实际容量只有140mAh/g左右,这是由于当充电截止电位低于4.2V时,相对应锂离子的脱出,结构变化为Li1-xCoO2(0≤x≤0.5),只有近一半的锂离子能够脱出。为了提高LiCoO2电池的容量,充电截止电压需要超过4.2V,使得结构中脱出更多的锂离子。当充电截止电压大于4.2V时,即Li1-xCoO2脱嵌系数x≥0.5时,a-NaFeO2晶格中c轴方向会发生扩张,过多的锂脱嵌会使材料内部结构发生坍塌,并伴随有钴在电解液中溶解,电池容量迅速下降,循环性能也随之急剧下降。已有研究表明,电池充电截止电压越高,电量转换效率越低,电极活性衰减也越严重。
上述问题的主要解决途径是通过在LiCoO2表面进行包覆及体相进行掺杂来改性处理,从而提高LiCoO2在高于4.2V电压时的稳定性。US20050130042号美国专利文献和非专利文献(Yuhong Oh,Donggi Ahn,Seunghoon Nam,Byungwoo Park.The effect of Al2O3-coating coverage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in LiCoO2thinfilms.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2010,14(7):1235-1240)中提到用氧化铝包覆LiCoO2后改善了钴酸锂在高电压的循环性能和储存性能,但是,由于A12O3等氧化物与LiCoO2的晶体结构差别很大,晶体匹配性不好,且为非活性物质氧化物,包覆后材料的极化加大,电池的容量和倍率性能下降明显。CN104022280A号中国专利文献中提到在单纯的Ni、Co二元体系或在LiCoO2表面包覆LipNixCoyMnzO2,虽然在工作电压高于4.4V时,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所改善,但当电池在稍高温条件下运行时(大于45℃),包覆层对基体的保护作用会由于Mn的溶解而逐渐失效,加速了高电压下材料性能的恶化。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长远锂科有限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长远锂科有限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14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