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盛产粉葛的种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732151.0 申请日: 2015-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5248106A 公开(公告)日: 2016-01-20
发明(设计)人: 贺炳红 申请(专利权)人: 佛山市高明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C05F15/00;C05F1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2850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盛产 粉葛 种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食品种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盛产粉葛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粉葛,是豆科植物,药名葛根,适应性强,在向阳湿润的荒坡、林边都可栽培,其性凉,味甘、辛,具有解肌生津、透疹、退热、升阳止泻等功效,主治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麻疹不透、口渴、泄泻、高血压等症,临床应用于感冒、发热、恶寒、麻疹透发不畅、胃热口渴、脾虚泄泻、湿热泻痢等症,在我国古代医书中对粉葛有极高的药用评价,如《本草经疏》中有记载,“葛根,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主要药也,故主消渴,身大热,热壅胸膈作呕吐。发散而升,风药之性也,故主诸痹”,因此,当今粉葛受到大众的喜爱。

随着粉葛的保健和食疗价值不断发掘,经济效益也逐步提升,粉葛的供应量日益满足不了社会巨大的需求量,粉葛种植也慢慢的受到国家及种植户的关注,很多种植户迫切想学习有关粉葛种植的技术,进行种植结构的调整,提升种植效益,但目前有关粉葛种植的方法仍有所欠缺,技术不成熟,尽管申请号201410432897.5公开了“一种粉葛堆垒种植方法”种植效果理想,经济效益高,但操作步骤繁琐,工序较多,劳动强度大,也不利于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盛产粉葛的种植方法,该方法步骤简单,培养出粉葛块头重量大,含粉量高,并且收效块,经济效益好,抗病害能力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盛产粉葛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泥地整理及灭菌:选择地表湿润、石块少、坡度平缓的泥地进行种植,对泥地进行全面翻垦,第一次深翻,翻动泥土深度是30cm,翻过来后打碎,日晒4~6个小时;第二次浅翻,翻动泥土深度是15cm,打碎,日晒3~5个小时;用敌百虫和水按1:1000质量比配制的混合液对泥地进行喷洒,喷洒用量是“100~150毫升每平方米”,4~6天后,对泥地进行一次全面浇水,至泥地面湿润即可,次日,在泥地面上铺一层草木灰,并拉上塑料膜进行保温4~6天;

(2)起垄及前期施肥:掀去塑料膜,起垄,垄宽1.2~1.5m,垄高0.6~0.8m,垄距1.5~1.7m,垄的周边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与垄间过道连通,排水沟低于垄基,然后在垄面洒上堆肥料,用量是“50~80克每平方米”,让堆肥料和泥地自然反应2~4天后,才开始栽种;

(3)葛种栽种:在垄面上挖两排平行的小穴,行距是0.8~1m,每一行中穴与穴间的距离是1.2~1.4m,将种苗斜插在穴中,种苗和地面呈25~30°,然后再用泥土将小穴填上,用力泥土压紧;

(4)施肥浇水:栽种完毕先浇一遍水,以刚好看到泥地湿润为宜,以便穴中泥土将种苗稳固,在种苗长至0.2m前,还要浇水2~4次,浇水量是“200~250毫升每平方米”,当种苗长至0.2~0.3m时,追肥一次,所用追肥料是将人尿和水按1:50的质量比混合而成,追肥过后的3~5天,浇一遍清水,浇水量是“180~230毫升每平方米”,以后每隔3个月追加一次氮肥,使用量是“30~60克每平方米”;

(5)田间维护:注意及时将垄上生长出来的杂草进行清除,泥土间有积水要马上疏导,当种苗长高至0.6~0.8m时,要将边上的弱枝剪除,当葛苗上的叶子发生转色时候,要进行修根,做法是将葛种挖出,将根部较粗壮的3~4条根进行剪除,再放回穴中,覆土盖上,压紧;当葛苗长至于1.3m后,进行打头压秧育苗,每株至少保留1根藤不压秧,压秧后浇0.4%的尿素水在垄面进行追肥。6~8个月后可进行采收;

(6)病害预防:在葛苗或垄上发现有害虫,要人工进行捕捉或直接用托布津650~750倍液进行防治,并在垄间设置捕鼠笼,预防田鼠啃食葛种。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草木灰的原料包括:稻杆20~30份、枯枝25~35份、瓜子壳10~15份、干荷叶5~10份、干药渣4~8份、鱼腥草3~5份和败酱草2~4份;制作方法是,将稻杆、枯枝、瓜子壳、干荷叶、干药渣、鱼腥草和败酱草用火焚烧后,堆放在室内进行充分反应,堆料上用塑料膜进行覆盖,室内温度设置在33~36℃、湿度50~70%,堆放5~8天,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草木灰的厚度是2~4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未经佛山市高明区生产力促进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21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