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LED灯具的芯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32158.2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2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树宇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23/00;F21V29/51;F21V29/7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19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led 灯具 芯片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LED灯具的芯片结构,包括有LED发光单元、均温板及散热结构;所述LED发光单元固定于所述均温板的一个表面;所述散热结构固定于所述均温板与所述LED发光单元相对的表面;均温板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有上板和下板;在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形成密封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充有流体介质;所述上板的内表面为波纹形曲面;自所述上板最薄处向相邻的所述上板最厚处延伸时,所述第一毛细结构施加给所述流体介质的动力指向所述上板最厚处。通过本技术方案的LED芯片,提高了LED灯具的发光效率及使用寿命,而且有效的减少了光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大功率LED灯具的芯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LED照明已经在多个领域取代传统照明,LED照明虽然在节能方面与传统照明相比,不论是发光效率还是使用寿命方面均有相当大的进步,但是LED照明中的LED灯珠在除了转化为光能的部分外,其余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而随着温度的升高LED灯珠的发光效率下降,且光衰增加,LED灯珠的使用寿命也相应减少,为了保证LED灯珠的发光效率及提高LED灯珠的寿命,提高LED的散热效果是保证LED发光效率的关键。
为了能够提高对LED灯珠的散热效果,在大功率LED灯具中,一种称为平板式热管的均温板被大量应用,并且由于其具有优异的热传导特性,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央处理器、高功率晶体管及高功率发光二极管等电子装置的散热器。
现使用的均温板基本上包括有中空的壳体,在腔体内充入流体介质如水、酒精、汽油等,在壳体的底板与盖板上设置有毛细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将底板与电子装置贴合,由散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底板传递给流体介质,通常情况下,流体介质的导热系数均超过底板材质的导热系数,流体介质在受热蒸发为气体,气体在盖板处被冷却为液体,释放的热量由外部的散热装置导出。
现技术的毛细结构均无序状态,而且现所述的均温结构所采用的毛细结构,不论是粉末式毛细结构还是网状毛细结构,均存在以下问题:一种是因为现技术的均温板盖板处的毛细结构为类似平面状,流体介质在此处冷却凝结后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向下运动,而依靠毛细作用向两侧运动的速率较慢,此时,冷凝后的流体介质与盖板接触的力减弱,当新的气体向盖板运动时,首先是这些冷凝的流体介质与气体接触,气体会在冷凝的流体介质作用下而冷凝并释放热量,而该热量会由于先期冷凝介质的存在而与盖板有间隙,导致热量并不能全部通过盖板向外释放,即有一部的热量会逆向流动,使得现均温板虽然有较高的散热效果,但依然不能达到最佳状态。另一个问题是,现均温板的底板与电子装置接触时,只能是将均温板以水平方式放置,若是将电子装置侧放或以其它方向放置时,均温板则无法实现较好的散热效果,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电子装置的设置方向无法实现全部水平设置,这就给均温板的应用带来较大的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现均温板提出改进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的均温板,不仅能提高散热效果,而且提高均温板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大功率LED灯具的芯片结构,包括有LED发光单元、均温板及散热结构;所述LED发光单元固定于所述均温板的一个表面;所述散热结构固定于所述均温板与所述LED发光单元相对的表面;
所述均温板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有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相互叠接密封,在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形成密封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充有流体介质;
在所述上板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层第一毛细结构;在所述下板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层第二毛细结构;
在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支撑结构;
所述上板的内表面为波纹形曲面;自所述上板最薄处向相邻的所述上板最厚处延伸时,所述第一毛细结构施加给所述流体介质的动力指向所述上板最厚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树宇,未经刘树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21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