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仿生复眼微透镜技术的3-3-2维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2346.5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2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晏磊;景欣;赵红颖;杨鹏;万杰;孙华波;高鹏骐;罗博仁;刘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1/00 | 分类号: | G01C11/00;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陈美章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仿生 复眼 透镜 技术 目标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目标检测效率的方法及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仿生复眼微透镜技术的3-3-2维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即利用微透镜系统的两级分辨率数据获取模式对目标进行低分辨率三维轮廓捕获和高分辨率二维凝视成像的高精度、高效率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目标检测方法是基于单个成像设备对目标进行拍摄,在获取的海量高分辨率图像上进行目标检测。相机拍摄的图像越多,相机的成像分辨率越高意味着获取的数据量越大、数据信息越多。这导致计算机进行自动化处理的时间更长,效率更低。此外,目标位置信息的不确定导致高分辨率图像中不一定能有效捕获运动目标,即存在大量的冗余影像。传统的方法不会考虑影像中是否存在目标,而是对影像进行统一化处理。这势必导致计算机进行目标检测的效率降低。目前的科研工作者集中在研究目标检测算法。尽管科研工作者提出的算法可以提高算法的目标检测效率,但海量的冗余数据导致了系统的实时处理效率偏低。如何避免对冗余影像进行无意义的处理,国内外的研究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方法需对海量的冗余影像进行无意义的处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仿生复眼微透镜技术的3-3-2维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利用微透镜系统构建两级分辨率数据获取模式,对目标进行低分辨率三维轮廓捕获和高分辨率二维凝视成像,通过增加一个使用低分辨率影像捕获目标三维轮廓的步骤,能更加高效的判断目标是否在该目标区域,有效的避免了对冗余影像无意义的处理,提高了系统的实时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具体地,基于仿生复眼微透镜技术的3-3-2维目标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基于仿生复眼结构的微透镜系统作为成像系统对目标区域进行捕捉成像,将拍摄得到的微透镜阵列影像采用线性加权平均法重构低分辨率影像;
2)以步骤1)中重构的低分辨率影像为基础,采用前方交会测量方法计算目标点的三维坐标,对目标进行低分辨率三维轮廓捕获;
3)若有效捕获目标后,则以步骤1)拍摄得到的微透镜阵列影像为基础数据,采用正则化方法重构高分辨率影像,对目标区域进行高分辨率二维凝视成像;否则,移动微透镜系统并回到步骤1);
4)获取目标区域的高分辨率二维影像后,采用基于纹理梯度的GAC模型对目标进行精确识别,完成目标检测。
步骤1)中,所述的线性加权平均法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23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