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品纳米功能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3586.7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0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忠良 |
主分类号: | D06M11/83 | 分类号: | D06M11/83;D06M11/44;D06M15/263;D06M15/643;D06M15/647;D06M15/564;D06M101/06;D06M101/12;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品 纳米 功能 整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纺织品纳米功能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面对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各领域都在开发环保产品,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研制绿色环保的功能纺织品是纺织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
日常生活中,各类纺织品是微生物生存的沃土,是疾病的重要传播源,所以对于纺织品的抗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领域人员期望能够开发出对人体无害、对环境友好的抗菌整理剂,应用于纺织品使得纺织品在抗菌、除臭等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
早期的抗菌剂基本上都属于有机系列,如酚类化合物、有机金属类化合物等,虽然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但是具有强毒性,甚至有些抗菌剂具有致畸致癌的风险,因此不适合应用于纺织品,但为了获得商业利益,一些不法商家仍会使用此类抗菌剂。因此,在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用于纺织品的无毒安全的抗菌整理剂。
在抗菌方面,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锌都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杀菌机理分别是光激发诱导产生杀菌的负离子及溶出金属杀菌机理,两者可互为补充,银表面修饰纳米氧化锌结合了两者的优势,并且使得少量的银便可以实现优良的抗菌性,降低纳米银抗菌剂的成本。
CN1563553A公开了一种纺织品纳米功能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发明公开的纺织品纳米功能整理剂由银表面修饰纳米氧化锌和辅助剂组成,所述银表面修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1-300nm,用量为整理剂总量的0.01-80%(W/W)。此发明的纺织品纳米功能整理剂对棉织物整理后使得棉织物在光照或无光照条件下对大肠杆菌和金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的半径比普通氧化锌和纳米氧化锌的抑菌半径明显增大。
在本领域中,期望能够获得具有更高抑菌能力的抗菌整理剂,以用于纺织品,提高纺织品的抗菌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纺织品纳米功能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品纳米功能整理剂,所述纺织品纳米功能整理剂由银表面修饰纳米氧化锌和辅助剂组成,其中所述银表面修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230-260nm,用量为整理剂总重量的35-45%,辅助剂用量为整理剂总重量的5-60%,且余量为水。
经过对于银表面修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及其用量的筛选,发现当银表面修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230-260nm,用量为整理剂总重量的35-45%时,所得到的纺织品纳米功能整理剂对于细菌的抑菌能力明显增强,用其整理后的纺织品对于在光照或无光照条件下对大肠杆菌和金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的半径可高达0.95-1.20cm,比未处理的织物的抑菌半径显著增大,增大了织物的抑菌能力。
本发明所述银表面修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230-260nm,例如230nm、235nm、240nm、245nm、250nm、255nm或260nm;用量整理剂总重量的35-45%,例如35%、36%、37%、38%、39%、40%、41%、42%、43%、44%或45%。
本发明所述辅助剂用量为整理剂总重量的5-60%,例如5%、8%、10%、15%、20%、25%、30%、35%、40%、45%、50%、55%或60%。
在本发明所述的纺织品纳米功能整理剂中,所述辅助剂选自分散剂、柔软剂、粘合剂、催化剂、交联剂和溶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所述的纺织品纳米功能整理剂中,所述分散剂为表面活性剂;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铵、聚丙烯酸钾、斯潘、吐温或平平加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所述的纺织品纳米功能整理剂中,所述柔软剂为有机硅或改性有机硅,选自氨基有机硅、双氨基有机硅、环氨基有机硅、羧甲基有机硅或聚醚有机硅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所述的纺织品纳米功能整理剂中,所述粘合剂为能交联成膜的阴离子或非离子型高分子树脂或乳液。
在本发明所述的纺织品纳米功能整理剂中,所述交联剂为多元羧酸,优选为丁烷四酸、柠檬酸、酒石酸、枸橼酸、草酸或多聚丙烯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所述的纺织品纳米功能整理剂中,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镁、硝酸镁、次磷酸钠、磷酸钠或磷酸钾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本发明所述辅助剂用量为5-60%,是指辅助剂中各成分用量的总和为5-60%。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纺织品纳米功能整理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忠良,未经朱忠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35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