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摆环的减震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33671.3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1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叶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启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7/08 | 分类号: | F03G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减震 发电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减震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摆环的减震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悬架是汽车中弹性的连接车架与车轴的装置。它一般由吸震弹簧、导向机构、减震器等部件构成,主要任务是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以提高乘车的舒适性。
在经过不平路面时,吸震弹簧用于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吸震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与吸震弹簧并联安装的减震器主要就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为衰减震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震器多是液力活塞开怀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轴间震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
在通常情况下,这些震动能量无法得到及时的转换或储藏而被浪费掉。随着汽车使用的普及,被浪费掉的能量也越来越多。
目前市场上的悬架系统还是停留在简单的缓冲吸振功能上,并没有给出很好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能量的技术解决问题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摆环的减震发电装置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摆环的减震发电装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摆环的减震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减震弹簧、底板、导柱、顶板、导柱齿型、底座、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往复齿条、导柱卡块、卡块槽、导柱槽、齿轮槽、底座齿条槽、底板齿条槽、连接杆、固定板、摇杆支柱、发电机齿轮、摇杆、发电机、摆动环、转动副,其中顶板安装在导柱一端,导柱齿型为多个并列的圆柱齿,导柱齿型安装在导柱面上,导柱卡块安装在导柱底端一侧,底座为中心开有导柱槽的空心圆柱体,在导柱槽上开有卡块槽,导柱卡块在卡块槽中滑动,导柱在导柱槽中滑动,底座下侧一段的外圆柱面上开有齿轮槽,齿轮槽从外圆柱面延伸到导柱槽中,并且向下延伸到底座底端面,底座底端面开有底座齿条槽,底座底端上底座齿条槽槽壁与齿轮槽槽壁共面,底板安装在底座底端上,底板上开有底板齿条槽,往复齿条安装在底板齿条槽、底座齿条槽和齿轮槽组成的槽道内,并且可以自由滑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通过齿轮轴上下依次安装在底座齿轮槽中,并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往复齿条啮合,导柱齿型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且不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大小齿数完全相同且均大于第二齿轮的大小和齿数;减震弹簧一端安装在顶板下侧,另一端安装在底板上侧,且套于导柱和底座的外侧。
本发明中减震弹簧的使用是为了对车身的震动起到缓冲作用,导柱与底座导柱槽的滑动配合目的在于:首先导柱与导柱槽配合起到了稳定减震缓冲作用,其次为了将震动位移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转化为水平往复运动;导柱卡块和卡块槽配合的设计为了防止导柱和底座发生相互转动而造成导柱齿型与齿轮无法啮合;
上述固定板安装在底板外圆柱面上,连接杆一端通过转动副安装在往复齿条一端,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摇杆一端连接,摇杆通过转动副安装在摇杆支柱上,摇杆另一端与摆环连接,摆环为扇形圆环,摆环上安装有齿型,发电机安装在固定板上,发电机齿轮安装在发电机转轴上,发电机齿轮与摆环齿型啮合,齿条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接杆驱动摇杆往复摆动,从而通过摆环带动发电机往复发电。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顶板安装在车身下侧,底板安装在车桥上侧。减震发电装置用于汽车减震上,或者说代替现有减震设备。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底座上端面安装有底座盖板,导柱卡块在卡块槽中滑动,增加了盖板后,防止了卡块滑出卡块槽,进而保证了导柱不会脱离导柱槽。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发电机发出的电能首先需要连接对电流正负调节的整流电路,之后连接电池,汽车的震动时往复的,带动摆环的摆动也是往复的,往复带动发电机转轴,发电机产生的电是正负交错的交流电,所以需要整流。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摇杆旋转支点为摇杆支柱支撑点,扇形摆环的圆心为摇杆的旋转支点,摆环齿型安装在摆环下侧,摇杆与摆环的连接点在摆环上侧,这样的设计的目的在于,当摆环摆动的时候,防止了摇杆与发电机齿轮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启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启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36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用摆晃机上主体主件装置
- 下一篇:湿式离合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