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物横向支撑梁钢筋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4311.5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9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柯延彪;李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横向 支撑 钢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横向支撑梁钢筋结构。
背景技术
横向支撑梁是用于房屋承重的重要一部分,现有技术中的横向支撑梁在进行建造时,大多需要在竖梁的浇筑模具上进行辅助支撑,搭建较为麻烦,同时无法保证横梁建筑的水平度,造成了横梁浇筑的不平整。
而钢筋笼是大梁浇筑的重要一部分,钢筋笼的摆放水平度直接影响横梁浇筑的稳定程度。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可以有效保持摆放水平度,同时提高横梁浇筑结构强度的横向支撑梁的横向支撑梁钢筋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物横向支撑梁钢筋结构,本装置通过角钢板连接在竖梁上,通过角钢板的直角保证钢筋笼的摆放水平度,使得所浇筑的横梁获得较佳的水平度,同时提高所浇筑的横向支撑梁的结构强度,同时本装置方便与竖梁浇筑模具进行对接,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物横向支撑梁钢筋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组件,及配合在两个所述定位组件之间的钢筋笼,所送定位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角钢板,所述角钢板的外侧竖向设置有两个端部,所述角钢板的左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角钢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贯穿至所述凹槽的螺纹孔,在所述螺纹孔内配合有螺丝,所述螺丝与所述凹槽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扣孔,在所述扣孔处配合有拉紧环,在两个所述拉紧环之间配合有拉紧绳,所述角钢板的右侧的靠近上、下端面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板,所述钢筋笼包括钢筋杆和钢筋圈,所述钢筋杆配合在所述端部内,所述钢筋杆与所述端部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所述钢筋圈配合在四个所述钢筋杆之间,所述钢筋圈与所述钢筋杆之间配合有细铁丝。
优选地,所述角钢板的内直角位置处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为木质或橡胶制,所述垫板的厚度为1mm-2mm,所述垫板为直角状。
优选地,所述端部与所述角钢板之间焊接固定,所述端部与所述钢筋杆之间过渡配合。
优选地,所述拉紧绳包括三根以上的钢丝绳,三根以上的所述钢丝绳相互缠绕。
优选地,所述拉紧绳卷绕后形成一个绕紧环,通过旋转绕紧环可以收紧拉紧绳,保证整个结构的支撑稳定度,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发生下落事故。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角钢板之间焊接固定,所述安装板的板体厚度为2mm-5mm,通过安装板可以较好的支撑横梁浇筑板。
优选地,所述钢筋圈的直径小于所述钢筋杆的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角钢板连接在竖梁上,通过角钢板的直角保证钢筋笼的摆放水平度,使得所浇筑的横梁获得较佳的水平度,同时提高所浇筑的横向支撑梁的结构强度,同时本装置方便与竖梁浇筑模具进行对接,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角钢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建筑物横向支撑梁钢筋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组件1,及配合在两个所述定位组件1之间的钢筋笼2,所送定位组件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角钢板101,所述角钢板101的外侧竖向设置有两个端部102,所述角钢板101的左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103,所述角钢板10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贯穿至所述凹槽103的螺纹孔(未图示),在所述螺纹孔内配合有螺丝3,所述螺丝3与所述凹槽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扣孔311,在所述扣孔311处配合有拉紧环4,在两个所述拉紧环4之间配合有拉紧绳5,所述角钢板101的右侧的靠近上、下端面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板6,所述钢筋笼2包括钢筋杆201和钢筋圈202,所述钢筋杆201配合在所述端部102内,所述钢筋杆201与所述端部102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7,所述钢筋圈202配合在四个所述钢筋杆201之间,所述钢筋圈202与所述钢筋杆201之间配合有细铁丝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4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