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罗马柱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4781.1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1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龙;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C3/34;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凝土 罗马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罗马柱施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罗马柱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罗马柱施工方法工序繁琐或者购买运输不方便很难保证现场实际需求。本工艺将根据现场实际做好的模具固定在结构柱上,浇筑进细石混凝土,一次成型,模具可以重复利用,操作简单,即可满足工程施工所需,又可以保证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罗马柱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罗马柱的装置,包括第一木模板和第二木模板,第一木模板两端分别固定一根与第一木模板长度相等的长木条,长木条截面为扇形,两长木条之间的第一木模板上等距离固定若干与第一木模板长度相等的半圆木,长木条与半圆木相互平行;第二木模板中部等距离平行固定若干与第二木模板长度相等的半圆木。
优选的,第一木模板、第二木模板、长木条以及半圆木的长度均为2m,长木条的半径为8-12cm,半圆木的半径为4-6cm。
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罗马柱的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模板:选取一根半径8-12cm的粗圆木、若干根长度相等的半径4-6cm的细圆木以及两块相同的第一木模板和第二木模板,将粗圆木和细圆木分别切割成半圆木,再把较粗的那块半圆木继续对半切割成长木条,将两块长木条分别通过铁钉固定于第一木模板两端,再将若干半圆木等距离平行固定于两块长木条之间的第一木模板上,最后将若干半圆木等距离平行固定于第二木模板中部;
S2、沿垂直结构柱柱身方向植入钢筋,再将钢筋绑扎在结构柱四周,形成钢筋网,如果结构柱尺寸较小,可在结构柱四周先垫上一层泡沫板,再把步骤S1中固定过长木条和半圆木的第一木模板和第二木模板涂刷专用脱模剂后,包裹在结构柱四周,并用方木和对拉螺栓加以固定,局部可用木楔子加以调整,模板安装过程中用铅垂验证模板的垂直度,保证质量;
S3、待模具加固完成后,浇筑细石混凝土,分多次浇筑并振捣,静置待达到拆模强度时再拆模;
S4、沿结构柱向上重复操作步骤S2和步骤S3,直至整根结构柱施工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本发明提出装置,只需要在施工现场现有的木模板上加工即可,取材便利,实现成本低,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无需使用大型机械,操作简便,因此,通过本发明提出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施工罗马柱,工具简单,材料易于加工,模具可循环利用,施工更加方便快捷,成型后的柱子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步骤S1完成后第一木模板的俯视图。
图2为步骤S1完成后第一木模板的截面图。
图3为步骤S1完成后第二木模板的俯视图。
图4为步骤S1完成后第二木模板的截面图。
图5为步骤S2完成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其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罗马柱的装置,包括第一木模板1和第二木模板2,所述第一木模板1两端分别固定一根与第一木模板1长度相等的长木条11,所述长木条11截面为扇形,两长木条11之间的第一木模板1上等距离固定若干与第一木模板1长度相等的半圆木12,所述长木条11与半圆木12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木模板2中部等距离平行固定若干与第二木模板2长度相等的半圆木12,所述第一木模板1、第二木模板2、长木条11以及半圆木12的长度均为2m,所述长木条11的半径为8-12cm,所述半圆木12的半径为4-6cm。
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罗马柱的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模板:选取一根半径8-12cm的粗圆木、若干根长度相等的半径4-6cm的细圆木以及两块相同的第一木模板1和第二木模板2,将粗圆木和细圆木分别切割成半圆木,再把较粗的那块半圆木继续对半切割成长木条11,将两块长木条11分别通过铁钉固定于第一木模板1两端,再将若干半圆木等距离平行固定于所述两块长木条11之间的第一木模板1上,最后将若干半圆木12等距离平行固定于第二木模板2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47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的钢绞线穿射用穴模
- 下一篇:墙面石材干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