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大断面黄土隧道改进CD法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5435.5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0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米小强;李善英;闫有民;单静云;范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万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003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大 断面 黄土 隧道 改进 cd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超大断面黄土隧道改进CD法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开挖是隧道施工的重点控制工序,而国内以Q3黄土为主,天然含水率为5~12%,埋深大于20m的超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采用传统CD法施工。传统CD法开挖顺序为先开挖先行上导坑,再开挖先行下导坑,第三步开挖后行上导坑,第四步开挖后行下导坑,该开挖方式有以下几种缺点:下导坑开挖支护时,大型机械无法到达上导坑,上导坑主要以人工开挖方式施工,施工效率低,施工进度缓慢;上下导坑临时支护拼接速度缓慢,工序复杂,拼接完成后临时支护长细比大,临时支护稳定性差;临时支护较多,拆除量大,整体进度缓慢,施工工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的超大断面黄土隧道改进CD法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超大断面黄土隧道改进CD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开挖先行上导坑,施做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并开挖进尺1~2倍的拱架间距;
⑵待所述先行上导坑开挖深度达10m后,再开挖后行上导坑,并开挖进尺1~2倍的拱架间距;
⑶开挖先行下导坑,并开挖进尺3~4倍的拱架间距,预留临时支撑中土柱土体,同时利用挖出的土对已完成的所述先行下导坑进行回填反压;
⑷开挖后行下导坑,并开挖进尺3~4倍的拱架间距,预留临时支撑中土柱土体,同时利用挖出的土对已完成的所述后行下导坑进行回填反压;
⑸拆除所述临时支护,开挖中土柱,并全幅开挖中心水沟和仰拱,开挖间距3m,仰拱一次成环,施做二衬仰拱及填充,二衬紧跟施做即可。
所述先行上导坑与所述后行上导坑的间距为10m~15m。
所述先行下导坑与所述后行上导坑的距离应大于15m。
所述后行下导坑与所述先行下导坑的距离大于10m。
所述中土柱开挖与所述后行下导坑的距离大于15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开挖顺序变为先两侧上导坑,后两侧下导坑,使得同侧的上下导坑拉开距离,大型机械可以同时到达上下导坑工作面,施工互不干扰,施工进度明显加快。
2、本发明利用预留中土柱代替下导坑临时支护,简化上下导临时支护拼接及拆除,施工进度明显加快,临时支护总长度变短,稳定性提高,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
3、采用本发明方法施工后,较传统CD法节约下导坑临时支护,且施工进度增快。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施工顺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施工工作面立体示意图。
图中:1—先行上导坑2—后行上导坑3—先行下导坑4—后行下导坑5—中土柱6—临时支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超大断面黄土隧道改进CD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开挖先行上导坑1,施做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6,并开挖进尺1~2倍的拱架间距,视围岩状况而定。
⑵待先行上导坑1开挖深度达10m后,再开挖后行上导坑2,并开挖进尺1~2倍的拱架间距,视围岩状况而定。先行上导坑1与后行上导坑2的间距为10m~15m,以减小两导坑同时开挖对同一区域围岩的扰动。
⑶开挖先行下导坑3,并开挖进尺3~4倍的拱架间距,预留临时支撑中土柱5土体,同时利用挖出的土对已完成的先行下导坑3进行回填反压,抑制收敛。先行下导坑3与后行上导坑2的距离应大于15m,方便施工机械转弯行驶。
⑷开挖后行下导坑4,并开挖进尺3~4倍的拱架间距,预留临时支撑中土柱5土体,同时利用挖出的土对已完成的后行下导坑4进行回填反压,抑制收敛。后行下导坑4与先行下导坑3的距离大于10m。
⑸拆除临时支护6,开挖中土柱5,并全幅开挖中心水沟和仰拱,开挖间距3m,仰拱一次成环,施做二衬仰拱及填充,二衬紧跟施做即可。中土柱5开挖与后行下导坑4的距离大于1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万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万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54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