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合方法、中空容器及带盖中空容器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5913.2 | 申请日: | 2012-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5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谅;堀久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B23K20/233;H01L21/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 方法 中空 容器 制造 | ||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2/075306,国际申请日为2013年04月25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280050980.5,名称为“带盖容器的制造方法及接合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合方法、中空容器及带盖中空容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通过摩擦压接将呈圆柱状的金属构件彼此接合的方法。在这种接合方法中,通过将一对圆柱状的金属构件的端面朝彼此靠近的方向按压并使其绕着中心轴高速旋转,从而在接合面上产生摩擦热来将两个构件接合。在现有的接合方法中,金属构件的端面彼此呈圆形状,因此,只要使金属构件绕中心轴旋转,就能没有偏向地产生摩擦热。
另一方面,摩擦压接具有工件的应变小且加工速度快这样的优点。然而,摩擦压接虽然是固相接合,但伴随着动态的工艺,因此,存在接合部处的水密性及气密性容易变得不稳定,而在接合部处产生飞边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以能将切削刀自动地定位于外飞边的方式加以改进的摩擦压接机用的外飞边切削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1070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07-519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5-25159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08-2158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此,图32是用于对技术问题进行说明的图,其中,图32(a)是接合前的分解立体图,图32(b)是接合后的示意俯视图。在此,例示了通过摩擦压接将俯视观察时呈长方形的主体部201和俯视观察时呈长方形的盖部202接合来制造出带盖容器的情况。主体部201具有底部203和从底部203的端部立设的框状的侧壁部204。盖部202覆盖主体部201的开口的板状构件。
当对俯视观察时呈长方形的构件进行摩擦压接时,无法像现有技术那样使金属构件彼此旋转。因此,在将侧壁部204的上表面与盖部202的下表面对接之后,例如,如图32(b)所示,可想到使主体部201和盖部202与侧壁部204的长边的延伸方向平行地相对地往复移动来进行接合。
若对这样接合后的带盖容器的M点和N点处的拉伸强度进行测定,可知N点的拉伸强度比M点的拉伸强度低得多。可以想到这是由于在M点和N点处摩擦压接时产生的摩擦热的差较大,因而对接合强度也造成影响。
另外,若对这样接合后的带盖容器的气密性进行测定,可知气密性非常低。可以想到这是由于在M点和N点处摩擦压接时的磨损粉移动距离的差较大,因而对气密性也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高频感应加热线圈装置,该高频感应加热线圈装置在去除由切削加工产生的飞边之前,通过高频感应加热将飞边整体高频感应加热至恰当的温度,从而能使后续的飞边切削去除简化及高效化。
另外,还提出了一种用于不需要切除摩擦压接时产生的飞边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一种摩擦压接方法,在该摩擦压接方法中,在使相对且被把持的一对基材彼此相对旋转并使其接触而发热,在基材接触端部熔融后,进一步对基材彼此进行按压来进行接合,其中,包括朝与飞边产生方向相对的方向施力,来将对基材彼此进行按压时在基材接合部产生的飞边按压成形的工序。
然而,在上述方法中,实现该方法的装置的机构变得复杂,另外,因增加一个工序而成为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从上述观点出发,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小带盖容器的各接合部位的强度的不均衡,且能提高带盖容器的水密性及气密性的带盖容器的制造方法。此外,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去除因摩擦压接而产生的飞边、并能同时提高接合品质的接合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带盖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是,包括:准备工序,在该准备工序中,准备主体部和盖部,其中,上述主体部包括底部和立设于该底部的俯视观察时呈矩形框状的侧壁部,上述盖部将上述主体部的开口堵塞;以及摩擦压接工序,在该摩擦压接工序中,将上述侧壁部的上表面与上述盖部的下表面对接来形成对接部,在俯视观察时,使上述主体部及上述盖部沿着相对于上述对接部的一边倾斜的基准线相对地且直线地往复移动来进行摩擦压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59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焦点激光束焊接异种材料界面反应调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氩弧焊工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