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Cr12NiMo1W1V锻件晶粒细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6420.0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9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赵义瀚;李宇峰;刘新新;孙福民;彭建强;邢玉荣;曹雪;杨丹娜;许诺;张继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6/00 | 分类号: | C21D6/00;C21D1/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r12nimo1w1v 锻件 晶粒 细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锻件晶粒的细化方法。
背景技术
2Cr12NiMo1W1V钢属于改进型12%Cr钢,由于该系列钢种淬透性好,并添加了W、V、Mo合金元素,广泛用于汽轮机阀碟、衬套等锻件。工厂实际生产过程中,广泛出现晶粒粗大问题,并且多为混晶,小于1级晶粒达20%,其余晶粒在3级以下,而技术标准一般要求4级或4级以上。由于该钢种淬透性强,组织遗传特征明显,常规多次正火处理、快速升温等细化晶粒方法不能够彻底解决晶粒粗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针对现有锻造工艺生产2Cr12NiMo1W1V产品锻件,性能热处理后出现粗晶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将粗晶的2Cr12NiMo1W1V产品进行晶粒细化的热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2Cr12NiMo1W1V锻件晶粒细化方法按以下方法进行:
将粗晶的2Cr12NiMo1W1V产品加热到850℃~880℃,均匀保温2h~4h,然后炉冷至150℃±10℃,再进行空冷至常温;然后待加热炉升温至1040℃±10℃时,保温20min~40min进行油冷至室温,690℃±10℃回火处理。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优点在于:按本发明的晶粒细化方法将性能热处理后出现粗晶问题的锻件进行处理后,能够有效的细化该锻件的晶粒度并且其晶粒度达到5级,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轮机用2Cr12NiMo1W1V的阀碟锻件粗晶产品金相组织的SEM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处理的汽轮机用2Cr12NiMo1W1V的阀碟锻件金相组织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2Cr12NiMo1W1V锻件晶粒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2Cr12NiMo1W1V锻件晶粒细化的方法按以下方法进行:
将粗晶的2Cr12NiMo1W1V产品加热到850℃~880℃,均匀保温2h~4h,然后炉冷至150℃±10℃,再进行空冷至常温;然后待加热炉升温至1040℃±10℃时,保温20min~40min,进行油冷至室温,690℃±10℃回火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将粗晶的2Cr12NiMo1W1V产品加热到855℃。其他步骤与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第一次保温时间为3h。其他步骤与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炉冷至150℃,再进行空冷至常温。其他步骤与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然后待炉升温至1040℃时,进行油冷至室温。其他步骤与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第二次保温时间为30min。其他步骤与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回火处理的温度为690℃。其他步骤与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实施例1:
图1为一种汽轮机用2Cr12NiMo1W1V阀碟锻件,其晶粒度为:纵向,混合,宽范围,平均1级,范围为00级至3级。将该粗晶锻件加热到855℃均匀保温3小时,然后炉冷至150℃,再进行空冷至常温;随加热炉升温至1040℃,保温30min进行油冷至室温,690℃回火处理。
图2表明本实施例处理的2Cr12NiMo1W1V阀碟锻件的晶粒度为5级,其他室温力学测试结果:Rp0.2为794MPa、Rm为944MPa、A为17.5%、Z为50%、HB为288和AKU为20,性能均达到标准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6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