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指纹识别的窗口调整方法及装置和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36934.6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5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徐辉;李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指纹识别 窗口 调整 方法 装置 终端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窗口调整方法及装置和一种终端,其中,基于指纹识别的窗口调整方法包括:在窗口调整模式下,检测指纹识别装置是否获取到指纹;当检测到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获取到所述指纹时,根据所述指纹的位置,确定显示窗口的调整位置;将所述显示窗口由当前位置偏移至所述调整位置。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因适应单手操作而缩小界面带来的屏幕观看不便、触控不准确的缺陷,增加了用户操作尤其是单手操作的便利性,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也可以节省屏幕显示消耗的电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窗口调整方法、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窗口调整装置和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大都是通过缩小界面尺寸来解决大屏手机单手操作困难的问题,但是,对于很多视力受限的用户群体,比如有老花眼的中老年用户,缩小的界面尺寸会让他们更加难以看清屏幕上面的内容。
另外,随着界面尺寸的缩小,会不太容易点中缩小后的按钮,增大了误操作的概率。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避免因适应单手操作而缩小界面带来的屏幕观看不便、触控不准确的缺陷,提升操作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因适应单手操作而缩小界面带来的屏幕观看不便、触控不准确的缺陷,提升操作便利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窗口调整方法,包括:在窗口调整模式下,检测指纹识别装置是否获取到指纹;当检测到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获取到所述指纹时,根据所述指纹的位置,确定显示窗口的调整位置;将所述显示窗口由当前位置偏移至所述调整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指纹识别装置识别指纹的偏移方向,从而可以按照指纹的偏移方向,相应地确定显示窗口的调整位置。比如,在进行单手操作时,当检测到指纹识别装置的采集面板的右下角接收到指纹时,可以相应地将终端的当前显示窗口偏移至屏幕的右下方区域,以方便单手操作。通过该技术方案,避免了因适应单手操作而缩小界面带来的屏幕观看不便、触控不准确的缺陷,增加了用户操作尤其是单手操作的便利性,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也可以节省屏幕显示消耗的电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检测指纹识别装置是否获取到指纹之前,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开启命令,开启所述窗口调整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预定的开启方式开启窗口调整模式,比如,可以设置在指纹识别装置上连续点击三次为窗口调整模式的开启方法,这样,当指纹识别装置检测到连续三次点击后,即可开启窗口调整模式,实时检测指纹识别装置是否接收到指纹以及指纹的位置。当然,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通过预定的关闭方式关闭窗口调整模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指纹的位置,确定显示窗口的调整位置,具体包括:确定所述指纹在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采集面板上所属的采集区域;根据所述采集区域对应的预定调整参数,将所述显示窗口偏移至所述调整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指纹识别装置的采集面板上的不同采集区域对应有不同的预定调整参数,因此,在采集到指纹时,首先需判断指纹是在采集面板上的哪个采集区域。具体地,可以设置一些常用判断规则,比如,将采集面板分为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四个采集区域,如果采集到的指纹跨右上、右下两个区域,则可以检测指纹在右上、右下两个区域中的面积,若指纹位于右上区域的面积大于若指纹位于右下区域的面积,则可以判断指纹位于右上区域,此时,即可按照右上区域对应的预定调整参数对显示窗口的位置进行调整。通过该技术方案,可按照指纹在采集面板上所属的区域来确定对显示窗口如何调整,避免了因适应单手操作而缩小界面带来的屏幕观看不便、触控不准确的缺陷,增加了用户操作尤其是单手操作的便利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69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