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肢体战伤急救专用包扎敷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7036.2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7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薛康;胡大海;周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27/00;A61L15/44;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肢体 战伤 急救 专用 包扎 敷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敷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肢体战伤急救专用包扎敷料。
背景技术
四肢是战伤最好发的部位,根据美军国防部公布的数据,近20年来美军四肢损伤的伤员占伤员总数的89.2%,所以四肢伤的救治成为战伤救治的主要内容。战伤的伤型包括不同程度的烧伤、爆炸伤、复合伤等等。伤口的包扎是战伤急救五大基本技术之一。战伤敷料是野战医疗装备中最基本的装备,也是伤口包扎必不可少的装备。
我军目前装备的战伤敷料是三角巾,具有应用广泛、操作简单、保护创面等优点,且携行方便、价格低廉。但其缺点同样明显:①首先是不具备止血功能。在许多出血较多的战伤创面,需要配合止血带或止血粉使用,这就使操作变得复杂。另外,现有的止血粉(如沸石)容易产热,会加重组织损伤;止血带也不能长时间使用,负责容易导致肢断坏死。②其次是不具备抗感染作用。对于战伤创面而言,急救包扎时不可能经过严格的洗消,属于污染创面,极易发生感染,严重的感染使得后期致残率较高。因此,基于我军现有战伤敷料的缺点,研制新型的多功能敷料,解决现有三角巾的不足,就成为我军和外军卫生勤务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
壳聚糖敷料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新型生物敷料,具有止血、抗感染、保湿、促愈合、减轻疼痛等多种生物学作用。但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这种新型敷料引流渗液的能力较差,创面如果渗血或渗液较多,通常会积聚在敷料与创面之间,使得敷料无法紧贴创面,不能发挥有效的生物学作用,甚至加重局部感染。另外,壳聚糖敷料的止血功能有限,只能止住静脉出血或者小动脉的出血,对于大动脉的出血效果不佳。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是一种新型的合成敷料,具有强大的吸收渗液的能力,且遇水可快速膨胀,但其不具有抗感染和促进愈合的生物学效应。另外,不论是壳聚糖敷料还是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二者的韧性和抗张强度都不够,不利于加压包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肢体战伤急救专用包扎敷料,该包扎敷料结构设计合理,具有高效止血、抗感染、保湿、促愈合、使用方便等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肢体战伤急救专用包扎敷料,由敷料主体和绷带组成;所述敷料主体,从与战伤创面部位接触一侧起,依次包括内层敷料、中层敷料及外层敷料;在内层敷料的厚度方向上设有若干贯穿的引流孔,且内层敷料中富含锌离子;内层敷料为壳聚糖纤维和氧化再生纤维素混纺制成的无纺布层,用于止血、抗感染、保湿、促愈合、镇痛及吸收少量创面分泌物;中层敷料为压缩的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层,用于压迫止血及吸收从内层敷料引流孔排出的渗液;外层敷料为棉织纱布层,用于固定及包扎;在中层敷料和外层敷料之间还设有一层双向半透膜。
所述内层敷料、中层敷料及外层敷料的厚度均为2~4mm
所述引流孔的孔径为3mm。
所述若干引流孔等间距设置。
若干引流孔之间的孔间距为7mm。
所述双向半透膜的孔径为0.1~0.5nm。
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层经过压缩,压缩的最大膨胀比为1:30。
内层敷料、中层敷料及外层敷料的面积相当。
所述绷带采用医用自粘弹性绷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肢体战伤急救专用包扎敷料,由敷料主体和绷带组成,敷料主体包括内、中、外三层。三层敷料相互配合,体现优势:
首先,内层敷料为复合生物敷料层,采用壳聚糖纤维和氧化再生纤维素混纺制成的无纺布层,壳聚糖纤维与氧化再生纤维的止血机制不同,前者是通过对红细胞作用,使红细胞发生粘附聚集从而使血液凝固;后者可造成血小板破裂,产生大量血小板凝血因子,形成血栓而止血。将两种材料混纺成无纺布层后,可产生协同作用,发挥强效的止血作用。另外,壳聚糖还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保湿、促愈合、镇痛及吸收少量创面分泌物的作用。中层敷料为压缩的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具有强大的吸收渗液的能力,吸收从内层敷料引流孔中排出的渗血或渗液后,可快速膨胀,在伤口局部产生反压力,发挥强效的压迫止血作用。外层敷料为棉织纱布层,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强度,可以保证敷料的完整性,也便于包扎时加压。
其次,内层敷料在其厚度方向上还设有若干贯穿的引流孔,创面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引流孔充分引流,使复合生物敷料层与创面良好贴附,更好的发挥止血、抗感染、保湿、促愈合、镇痛的生物学效应。同时,复合生物敷料层内富含的锌离子则可以缓释到引流孔下的创面,发挥抗感染、促愈合的双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7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吸收及锁水型防溢乳垫
- 下一篇:一种矿山使用的防护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