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冰装置和冰箱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7824.1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8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娟;李鹏;贾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C1/24 | 分类号: | F25C1/24;F25B21/02;F25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姜楠楠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冰装置和冰箱。
背景技术
制冰机通常包括容纳用来制作冰块的水的制冰盒。目前家用制冰机分为间接制冷型制冰机和直接制冷型制冰机。间接制冷型制冰机利用在冷冻室中循环的冷空气吹到制冰盒的方式来制作冰块,直接制冷型制冰机利用制冷循环的蒸发器向制冰盒提供冷量来制作冰块。从制冰盒移除冰块的方法通常采用加热型除冰方法,即通过加热器实现冰块与制冰盒分离,然后再通过电机带动拔冰杆转动或通过扭动制冰盒变形进行翻冰。现有的制冰机存在制冰效率低,加热器脱冰不彻底的缺陷。此外,制冰盒结冰一般是从外往内,冰块内部容易产生气泡,导致冰块不透明。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冰块的质量及制冰的速度要求增加,从而导致这类制冰机日渐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旨在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之一,提供一种制冰效率高的制冰装置。
本发明第一方面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制冰装置制得的冰块透明度好。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制冰装置的冰箱。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冰装置,包括:
由第一导热材料制成的制冰盒,其内分隔形成多个制冰格,以容纳水来制作冰块;
由第二导热材料制成的导热块,设置在所述制冰盒的底部;以及
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所述制冰盒的下表面与所述导热块的上表面之间,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相对的第一变温表面和第二变温表面分别与所述制冰盒的下表面和所述导热块的上表面热接触。
可选地,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配置成:
在制冰过程中使其第一变温表面作为温度降低的制冷表面,从而使所述制冰盒中的水从所述第一变温表面吸取冷量以形成冰块;且
在制冰结束后使其第一变温表面作为温度升高的制热表面,以对所述制冰盒加热从而使所述制冰格内的冰块与所述制冰格相脱离。
可选地,所述导热块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部分嵌入一个所述第一凹槽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热材料和所述第二导热材料为铝或铝基合金。
可选地,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
拔冰杆,其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制冰格对应的多个叶片,以移除所述多个制冰格内的冰块。
可选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数量与所述制冰格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变温表面与一个所述制冰格的底壁下表面热接触。
可选地,所述导热块的下表面形成向上凹陷的第二凹槽,用于套装在释放冷量的制冰蒸发器上,以对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变温表面进行散热。
可选地,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
制冷剂循环型制冷系统,其具有制冰蒸发器,所述制冰蒸发器嵌入所述第二凹槽中以与所述导热块的下表面热接触,用于在制冰过程中将冷量传导至所述导热块,从而对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变温表面进行散热。
可选地,所述制冰蒸发器具有U形管状结构;且
所述第二凹槽为U形凹槽,所述导热块的下表面在所述第二凹槽周边的区域形成多个向上凹陷的格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
至少一个储物间室;和
如前任一所述的制冰装置,其设置在一个所述储物间室中。
可选地,所述冰箱还包括:
制冷剂循环型制冷系统,用于至少为所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提供冷量;
所述制冷剂循环型制冷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制冰装置所处储物间室中的制冰蒸发器,其与所述导热块的下表面热接触,用于在制冰过程中对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变温表面进行散热。
可选地,所述制冷剂循环型制冷系统中设置有电磁阀,以导通或断开所述制冰蒸发器与所述制冷剂循环型制冷系统之间的通路,所述电磁阀配置成:
在制冰过程中,导通所述制冰蒸发器与所述制冷剂循环型制冷系统之间的通路,以对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变温表面进行散热;且
在制冰结束后,断开所述制冰蒸发器与所述制冷剂循环型制冷系统之间的通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78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冷却风干系统的引风装置
- 下一篇:用于换热器的气液分离管及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