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三次布尔和形式的图像插补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8364.4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7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罗笑南;颜吉超;林淑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次 布尔 形式 图像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三次布尔和形式的图像插补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插值是图像处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图像显示、图像传输、图像分析、图像编码等领域.所谓图像插值是一个图像数据的再生过程.一般分为两步:首先选择一种连续模型拟合原图像,再用所期望的采样率对该连续模型重采样。
传统的图像插值方法大多基于连续函数逼近理论,比如最邻近插值、双线性插值、双三次插值和样条插值等,这些方法在图像连续区域具有很好的效果,然而在图像边缘处却由于连续插值函数的平滑作用产生灰度值的过渡带,这个过渡带造成了高分辨率图像在边缘处的模糊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三次布尔和形式的图像插补方法及其装置,能够达到图像边缘保持的目的,使得图像更清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双三次布尔和形式的图像插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输入带有模糊区域的图像;
选择确定要修复的模糊区域;
计算要修复的模糊区域中像素处的梯度和扭矢;
获取需要进行插值的四个点;
利用基于双三次布尔和形式的插值细分方式对四个点的图像数据进行加细。
优选地,所述选择确定要修复的模糊区域的步骤包括:
读取要修复的模糊区域中图像的R、G、B三个通道的值;
对R、G、B三个通道的值分别单独处理,获取图像的多个数据点;
判定每个数据点是否为图像的跳跃点。
优选地,通过向前差分、或向后差分、或中心差分的方式判定每个数据点是否为图像的跳跃点。
优选地,所述计算所述修复的模糊区域中像素处的梯度和扭矢的步骤,包括:
根据差分计算该象素处的梯度;
根据二维差商计算该象素处的扭矢。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双三次布尔和形式的图像插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带有模糊区域的图像;
选择模块,用于选择确定要修复的模糊区域;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要修复的模糊区域中像素处的梯度和扭矢;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需要进行插值的四个点;
插值模块,用于利用基于双三次布尔和形式的插值细分方式对四个点的图像数据进行加细。
优选地,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要修复的模糊区域中图像的R、G、B三个通道的值;
获取单元,用于对R、G、B三个通道的值分别单独处理,获取图像的多个数据点;
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每个数据点是否为图像的跳跃点。
优选地,所述判定单元通过向前差分、或向后差分、或中心差分的方式判定每个数据点是否为图像的跳跃点。
优选地,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差分计算该象素处的梯度,根据二维差商计算该象素处的扭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了线性细分方法,具有很高的运算效率和数值稳定性,同时细分方法借助conns曲面修改,利用分块阈值处理的方法在图像的边缘处避免了对图像进行不必要的插值,从而使得修改后的细分曲面更好地逼近图像数据,达到边缘保持的目的;另外,在图像平滑区域同样能够生成光滑的曲面,既能使图像平滑区域保持平滑,又能在边缘处保持锐利,使得图像更清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双三次布尔和形式的图像插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coons曲面控制顶点分布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双三次布尔和形式的图像插补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双三次布尔和形式的图像插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83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