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8694.3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3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潘锋;刘同超;冯炎聪;林海;郑家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C01B25/37 | 分类号: | C01B25/37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郭燕;彭家恩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维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二维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探索新材料一直是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作为一类新型功能材料,单层二维材料由于比表面积大、密度低、光电磁性质独特等优势,近十年来逐渐成为科学研宄的热点。其中,于本世纪初崭露头角的石墨稀,因其独特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磁学性质等,在军事、航空航天、微电子工业、信息产业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今,越来越多的单层二维材料,如硅烯、多孔石墨烯、硼氮杂化多孔石墨稀等,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近年来,已经有许多类石墨烯结构的二维材料被合成出来,如过渡金属硫属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等等。至今,人们仍然不断尝试用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丰富着二维材料体系。
现有的合成二维材料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机械剥离法、外延生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液相超声剥离法等。这几种制备方法都是从体相层状材料上剥离得到二维材料。除此之外,通过传统的“自下而上”的化学合成法也可以直接制备二维纳米片。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所合成的二维材料不受层状结构的限制,对于非层状结构和准层状结构的化合物也适用。自组装合成法是指无序的基本结构单元,如分子、原子、离子、基团等,通过较弱的相互作用,包括范德华力、氧键、共辄键等,自发的组织或者聚集形成一个稳定的、具有一定规则几何外形的有序结构。这种方法长期以来被广泛用于合成各种多级结构的材料。取向连接合成法与自组装合成法略有不同,在该方法中,暴露特定晶面的基本结构单元,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如络合剂调控作用或者偏应力诱导作用等,在平面内有取向地相互连接成二维材料,而且保持最终材料的某些晶面能够统一暴露出来。这种方法同样不局限于材料的结构特征,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合成多种非层状二维纳米片。
虽然目前已有大量的二维材料制备方法,但是,各方法都是特别针对特定的材料或晶体结构的,换一种材料或对象,则很难制备出效果良好的二维材料。并且,如物理或者化学办法剥离层状材料所制备的二维材料,其厚度不均匀且不可控,无法达到理想的二维结构。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二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二维材料,该二维材料以磷酸盐水合物分子为结构单元,通过磷酸盐水合物的化学键和氢键,将磷酸盐水合物分子连接成片,形成二维结构的结晶材料,即二维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二维材料,实际上就是利用有机溶剂分子与磷酸盐水合物的水分子连接,将磷酸盐水合物分子定位到指定的界面,然后实现磷酸盐水合物分子之间的化学键和氢键连接,从而获得二维材料。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指定界面即去离子水、有机溶剂和晶体表面的三相界面,在该界面将磷酸盐水合物分子连接成二维的片状结构。
优选的,磷酸盐水合物分子为Fe3(PO4)2·8H2O、Mn3(PO4)2·3H2O、Co3(PO4)2·8H2O和Ni3(PO4)2·8H2O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二维材料,可以单材质的Fe3(PO4)2·8H2O或Mn3(PO4)2·3H2O或Co3(PO4)2·8H2O或Ni3(PO4)2·8H2O形成的二维材料,也可以是四种材料中的任意两种、三种或四种混合形成的二维材料,这种混合可以是均匀分散形成的二维材料,也可以是不均匀的,间杂排列形成的二维材料,组合形式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的另一面公开了本申请的二维材料在电池正极材料、光解水制氢或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86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