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灌浆材料的贯穿网络结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38922.7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3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马蕊英;方向晨;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75/14 | 分类号: | C08L75/14;C08L63/00;C08L15/00;C08G18/67;C08G18/58;C08G1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油基聚氨酯 环氧树脂 网络结构 聚合物 贯穿 灌浆材料 预聚体 制备 固化 稀释剂 植物油基多元醇 丁腈橡胶颗粒 惰性气氛环境 二异氰酸酯 结构聚合物 接触反应 理化性质 真空脱气 灌浆 固化剂 氢化硅 补强 堵漏 增韧 | ||
1.一种用于灌浆材料的贯穿网络结构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使二异氰酸酯与植物油基多元醇进行接触反应,得到植物油基聚氨酯预聚体;
(2)再将氢化硅丁腈橡胶颗粒、环氧树脂、固化剂、稀释剂、固化调节助剂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植物油基聚氨酯预聚体中,并在惰性气氛环境中进行混合均匀,再经真空脱气和固化,得到植物油基聚氨酯/环氧树脂的贯穿网络结构聚合物,所述的氢化硅丁腈橡胶颗粒中含有羟基和氰基;
其中,植物油基聚氨酯预聚体、环氧树脂、氢化硅丁腈橡胶颗粒、固化剂和稀释剂和固化调节助剂的质量比为10.0:(0.1~3.5):(0.01~1.0):(1.0~4.0):(0.1~0.50):(0.01~0.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氢化硅丁腈橡胶颗粒的预处理步骤:在有机酸存在的条件下回流处理氢化硅丁腈橡胶颗粒,完毕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预处理的氢化硅丁腈橡胶颗粒,其中,回流处理的温度60℃~100℃,时间5h~10h。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酸选自柠檬酸、苹果酸、草酸、酒石酸、醋酸、甲酸、乳酸中一种或几种。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酸选自柠檬酸或醋酸。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酸为含有有机酸的溶液,含有有机酸的溶液的浓度质量分数在35%~75%。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氢化硅丁腈橡胶颗粒与有机酸质量比例为1:( 15~ 50)。
7.按照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氢化硅丁腈橡胶颗粒为含有抗氧化剂的氢化硅丁腈橡胶颗粒。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剂为AO-60抗氧化剂。
9.按照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氢化硅丁腈橡胶颗粒的粒径范围是50μm~200μm。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植物油基多元醇选自大豆油基多元醇、花生油基多元醇、蓖麻油基多元醇、橄榄油基多元醇、棕榈油基多元醇和菜籽油基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二异氰酸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萘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异氰酸酯为萘二异氰酸酯。
12.按照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植物油基多元醇的羟值为80mgKOH/g~350mgKOH/g。
13.按照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植物油基多元醇的羟值为110mgKOH/g~230mgKOH/g。
14.按照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植物油基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0.1~5.0),异氰酸根和羟基的摩尔比为1:(0.5~3.5)。
15.按照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植物油基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1.0~3.0)。
16.按照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二异氰酸酯和植物油基多元醇进行反应的步骤包括:先在室温、氮气氛围中搅拌反应0.5h~2h,然后以2℃/min升温至60℃~85℃,再反应0.5h~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89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