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结终端结构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9112.3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4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焘;代刚;施志贵;徐星亮;宋宇;李沫;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蒋斯琪 |
地址: | 6219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碳化硅 功率 器件 终端 结构 制作方法 | ||
1.一种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结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第一传导类型层、第二传导类型层,第一传导类型层衬底之上,第二传导类型层位于第一传导类型层之上,第一传导类型层与第二传导类型层的界面处为主结;主结的边缘有由第二传导类型掺杂物形成的结终端扩展区域,结终端扩展区域中具有小于第二传导类型层中的掺杂物浓度,且总电荷在纵向方向上呈现浓度梯度;所述衬底为单层或多层具有不同传导类型的碳化硅半导体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结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终端扩展区域在横向上具有不同深度的刻蚀槽结构,其电荷总量在横向上随着与主结的距离而梯度变小。
3.一种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结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含有:
A.在一衬底上形成第一传导类型层;
B.在第一传导类型层表面形成第二传导类型层,在第一传导类型层与第二传导类型层的界面处形成主结;
C.第二传导类型层在第一传导类型层表面实现图形化,形成台阶形结终端;
D.在主结附近采用离子注入法注入第二传导类型掺杂物,通过图形化过程形成结终端扩展区域,结终端扩展区域与第二传导类型层区域存在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结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单层或多层具有不同传导类型的碳化硅半导体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结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导类型层为浅掺杂层,第一传导类型层的掺杂物的峰电荷小于或等于E14cm-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结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第二传导类型层的形成采用离子注入法实现,或者采用外延生长法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结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第二传导类型层的图形化采用干法刻蚀的方式来实现,或者湿法腐蚀的方式来实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结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第二传导类型层的图形化的过程中存在过刻蚀,即在光刻版(M01)透光区域的第二传导类型层被完全移除,且在该光刻版(M01)透光区域的第一传导类型层被部分移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结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得到的台阶形结终端的台面结构具有一定的正斜角。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结终端扩展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第二传导类型掺杂物的扩展过程中,对第二传导类型掺杂物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超过1500℃,所述退火采用石墨或灰化光刻胶覆盖在第二传导类型掺杂物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结终端扩展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结终端扩展区域的形成采用多次图形化,图形化过程采用干法刻蚀,或湿法腐蚀的方式来实现;在图形化过程中,远离主结区域相对靠近主结区域刻蚀深度更深。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结终端扩展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在第二传导掺杂物离子注入时,通过调节能量多次注入同一传导类型掺杂物从而形成浓度梯度,注入离子根据不同种传导类型进行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91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