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聚氨酯和乙二醇苯醚改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9729.5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4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曹根阳;江珊;王运利;徐卫林;刘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11 | 分类号: | D06M15/11;D06M15/263;D06M15/564;D06M13/165;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聚氨酯 乙二醇 改善 浆纱 粘合剂 配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聚氨酯和乙二醇苯醚改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的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织造时,经纱由经轴到织口过程中在综框的作用会产生4000次左右的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作为保护经纱性能的粘合剂所发挥的作用是增加强力,减少毛羽等。纺织加工行业常用的三大粘合剂的种类是:淀粉类,丙烯酸类和聚乙烯醇类。粘合剂的性能对浸轧粘合剂后经纱的性能起重要作用。因此,为了保护经纱,对经纱进行浸轧粘合剂,粘合剂对经纱的保护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粘合剂浸透进入纱线内部,增加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形成浸透层,提高经纱的断裂强力和伸长率;二是粘合剂在纱线表面进行包覆,包覆毛羽,形成被覆层,提高经纱的耐磨性。如中国公开出版物《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公开日期2009年8月,文章名称为磷酸酯淀粉/聚丙烯酸酯共混膜的织态结构与性能,该文献介绍了通过对磷酸酯淀粉辅以聚丙烯酸酯浆料,以提高浆膜的柔韧性,其不足之处是仅对磷酸酯淀粉辅以丙聚烯酸酯来改善浆膜的柔韧性仍然不能很好的满足织造时对经纱表面浆膜柔韧性的要求,如中国公开出版物《棉纺织技术》,公开日期2010年11月,文章名称为马来酸酐酯化丙烯酸酯接枝淀粉浆料的研究,该文献介绍了一种利用马来酸酐酯化丙烯酸酯接枝淀粉以改善浆膜柔韧性的方法,其不足之处是此淀粉接枝工艺流程长,耗时较多,能耗高,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329437A,公开日2012年01月25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可降解淀粉复合浆料,该申请案公开了采用植物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聚丙烯酸、淀粉和PVA复配的一种浆料,其不足之处是虽然使得浆膜的韧性增加,但是PVA退浆后不能快速降解,污染环境。如中国公开出版物《棉纺织技术》,公开日期2012年7月,文章名称为水性聚氨酯对淀粉浆料的改性作用,该文献说明了在淀粉浆料中加入水性聚氨酯组分,可使粘着力提高,并改善浆膜的力学性能,其不足之处为加水性聚氨酯对浆膜性能的改善仍不能很好的满足浆料对纱线的粘附性。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923297A,公开日2014年07月16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用于增韧淀粉浆膜的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申请案公开了合成适用于淀粉浆料增韧的聚氨酯合成方法,解决了淀粉上浆成膜后出现浆膜硬脆的特点,由于使用了聚氨酯,提高了淀粉与聚氨酯的混合浆料对纤维的粘附性能,其不足在于公开的聚氨酯主要适用对象是酸解淀粉,并且该技术方案中淀粉与聚氨酯的混合浆料的粘附性能提高幅度较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聚氨酯和乙二醇苯醚改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利用聚氨酯和乙二醇苯醚改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的方法,包括由磷酸酯淀粉、丙烯酸酯和水组份组成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以及经接通电源搅拌并加热,加热温度范围是95-100℃,加热的时间是1小时,其中包含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搅拌,搅拌的时间为20分钟;第二步是保温,保温的时间为40分钟。搅拌速度范围是200-400转/分钟制成的浆纱用粘合剂,所述的方法是指在磷酸酯淀粉、丙烯酸酯和水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中添加聚氨酯和乙二醇苯醚,其中,磷酸酯淀粉质量是磷酸酯淀粉、丙烯酸酯、聚氨酯、乙二醇苯醚和水总质量的3-5%,丙烯酸酯质量是磷酸酯淀粉、丙烯酸酯、聚氨酯、乙二醇苯醚和水总质量的3-5%,聚氨酯质量是磷酸酯淀粉、丙烯酸酯、聚氨酯、乙二醇苯醚和水总质量的0.1-1%,乙二醇苯醚质量是磷酸酯淀粉、丙烯酸酯、聚氨酯、乙二醇苯醚和水总质量的0.1-2%。
所述的聚氨酯为可生物降解的水性聚氨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97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