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肿瘤的近区场电子激光治疗仪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0528.7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8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龚炳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炳新 |
主分类号: | A61N5/067 | 分类号: | A61N5/067;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近区场 电子 激光治疗 | ||
技术领域
这种肿瘤的近区场电子激光治疗仪包括光源和密封容器。密封容器内充满电子气,光源产生入射光,入射光是红光和近红外线,在入射光照射下,电子将会作受迫振动,类似于一个振荡电偶极子,并发射次级电磁波,令密封容器内电子间的平均距离远小于入射光的波长,使振荡电子处于彼此的近区场,当入射光的电场强度方向和两个振荡电子的电矩在同一径向直线上且同向时,振荡电子之间是径向吸引力,在径向吸引力作用下,电子将会在同一径向直线上且同向振动,并且频率、振幅和相差恒定,类似于由N条相同天线沿径向等距排列成的天线阵,利用各振荡电子辐射的干涉效应来获得较强的方向性和强度,形成激光。利用这种激光照射病灶区,由于红光和近红外线能穿入人体组织约5~30毫米,使血液中离子作受迫振动,离子发射次级电磁波,进一步穿入人体组织,次级电磁波使血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作受迫振动,吸引肿瘤细细胞膜表面的作受迫振动的负电荷,肿瘤的表面负电荷将会被血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吸引而离开肿瘤,从而改变肿瘤的表面电荷,抑制肿瘤的转移。
背景技术
国外许多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细胞膜表面具有更多的负电荷,大量研究表明改变肿瘤的表面电荷可以抑制肿瘤的转移。近年来人们开始利用化学药物来改变肿瘤表面的电荷,从而改变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但目前普遍采用的治疗肿瘤的方法都具有较严重的毒副作用,并且目前绝大多数的抗肿瘤药物成本太高,使绝大多数的癌症患者难以接受有效治疗。目前基于肿瘤电荷的抗肿瘤手段主要是采用电磁场疗法,但这些电磁场疗法由于方向性差和强度低,效果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肿瘤的近区场电子激光治疗仪。这种肿瘤的近区场电子激光治疗仪包括光源和密封容器两部分。密封容器内充满电子气,光源产生入射光,入射光是红光和近红外线,在入射光照射下,电子将会作受迫振动,类似于一个振荡电偶极子,并发射次级电磁波,令密封容器内电子间的平均距离远小于入射光的波长,使振荡电子处于彼此的近区场,当入射光的电场强度方向和两个振荡电子的电矩在同一径向直线上且同向时,振荡电子之间是径向吸引力,在径向吸引力作用下,电子将会在同一径向直线上且同向振动,并且频率、振幅和相差恒定,类似于由N条相同天线沿径向等距排列成的天线阵,利用各振荡电子辐射的干涉效应来获得较强的方向性和强度,形成激光。利用这种激光照射病灶区,由于红光和近红外线能穿入人体组织约5~30毫米,使血液中离子作受迫振动,离子发射次级电磁波,进一步穿入人体组织,次级电磁波使血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作受迫振动,吸引肿瘤细细胞膜表面作受迫振动的负电荷,从而改变肿瘤的表面电荷,抑制肿瘤的转移。
这种近区场光学激光由振荡电子近区场能量产生,它包括光源和密封容器两部分。它的工作物质是电子。密封容器内充满电子气,光源产生入射光,在入射光照射下,电子将会作受迫振动,类似于一个振荡电偶极子,并发射次级电磁波,令密封容器内电子间的平均距离远小于入射光的波长,使振荡电子处于彼此的近区场,当入射光的电场强度方向和两个振荡电子的电矩在同一径向直线上且同向时,振荡电子之间是径向吸引力,在径向吸引力作用下,电子将会在同一径向直线上且同向振动,并且频率、振幅和相差恒定,类似于由N条相同天线沿极轴等距排列成的天线阵,利用各振荡电子辐射的干涉效应来获得较强的方向性,形成激光。
这种近区场电子激光治疗仪基于以下的原理:
电子带负电荷,在入射光照射下,电子将会作受迫振动,类似于一个振荡电偶极子,并将发射次级电磁波。
当入射光的电场强度方向和两个振荡电偶极子的电矩在同一径向直线上且同向时,两振荡电偶极子之间是相互吸引的径向作用力,也就是说,两个振荡电子之间是相互吸引的径向作用力。
根据光的电磁理论,光是由加速电荷产生。高速加速电荷通常只存在于电子加速器和其它高能粒子加速器或宇宙空间中,普通的实验室光源,例如紫外光,可以认为是由低速加速电荷产生的,低速加速电荷可以考虑为振荡电偶极子。
设入射光由低速加速电荷产生,设低速加速电荷带电量为Q,振幅为a,频率为ω,则这个振荡电偶极子的辐射电场为
式中ε0是真空介电常数,c是真空光速,R是观察点到振荡电偶极子中心的距离。
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炳新,未经龚炳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0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